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高分子材料行業分析報告 >> 高分子材料行業現狀分析

高分子材料行業現狀分析

2019-09-17 11:26:5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城市化進程加快,為我國高分子材料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2018年我國塑料製品行業產量達7561萬噸,複合增長率為13.7%,以下是高分子材料行業現狀分析。

高分子材料行業現狀分析

  21世紀以來,我國高分子材料工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作為輕工行業支柱產業之一的高分子材料行業,合成樹脂、塑料機械和塑料製品近幾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從下游建築、裝飾、家電、電子電器、汽車、玩具、辦公設備等行業日益廣泛的應用發展來看,也顯示了我國高分子材料工業強勁的發展勢頭。

  2016年,我國塑料製品年產量7515.5萬噸,年複合增速5.39%。高分子材料行業分析指出,其中合成橡膠年產量578.7萬噸,年複合增速8.83%。化學纖維年產量4919.6萬噸,年複合增速5.24%。塗料(油漆)年產量2041.0萬噸,年複合增速9.92%。

  2017年,我國高分子材料總產量8558萬噸,同比增長4.2%;進口量2995.5萬噸,低於上年的3195.9萬噸;表觀消費量1.09億噸,這是自2015年以來連續5年消費量過億噸。高分子材料行業現狀分析指出,五大通用塑料基本情況:我國聚乙烯產能1844萬噸,去年產量1583.5萬噸,同比13.3%;進口1402.5萬噸,同比18.9%;表觀消費量2781.6萬噸,同比11.7%;對外依存度49.6%。

  2018年,我國聚丙烯總產能2450萬噸,去年產量2200萬噸,產能利用率89.8%。進口440萬噸,表觀消費量2640萬噸,同比8.7%。聚氯乙烯產能1986萬噸,產量1873.9萬噸,同比5.6%;進口93.7萬噸,出口77.4萬噸,表觀消費量1890萬噸,同比7.1%。聚苯乙烯產量175.7萬噸,進口115.3萬噸,表觀消費量258.9萬噸,同比6.2%。ABS樹脂產量325.8萬噸,進口201萬噸,同比12.5%;表觀消費量522.3萬噸,同比4.5%。

  高分子材料也稱為聚合物材料,是以高分子為基體,再配以其他添加劑(助劑)所構成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按照特性可分為塑料、橡膠、纖維、粘合劑、塗料、功能材料和複合材料。通用高分子材料指能夠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已普遍應用於建築、交通運輸、農業、電氣電子工業等國民經濟主要領域和人們日常生活的高分子材料。這其中又分為塑料、橡膠、纖維、粘合劑、塗料等不同類型。

  1、未來個性化和時尚美觀性的要求提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日益關注時尚、追求新穎、崇尚個性。高分子材料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家居裝飾從最基本的實用性需求逐步過渡到包括個性化、時尚美觀性在內的綜合需求,對家居裝飾飾面材料也進一步提出了時尚性的要求。

  2、未來快速、高效的生產加工要求提高

  與高分子複合飾面材料比較,烤漆需要有多次上漆、晾曬等繁複的加工過程,製作工期較長,難以滿足目前定製家具批量化、大規模、工業化、穩定性的生產需求;而高分子複合飾面材料、三聚氰胺紙用於家具的包覆、吸塑,加工周期相較短,產品質量穩定性較高,可以滿足下遊客戶工業化、大規模快速生產的要求。因此,未來高分子複合飾面材料、三聚氰胺紙在定製板式家具以及室內裝飾中的使用將會越來越多。

  目前,我國高分子材料行業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專業化、規模化、技術型企業不斷出現和發展。根據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制定的「十三五」規劃顯示,高分子材料將作為新興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到「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並擬列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高分子材料在未來5年將會成為基礎材料行業的發展的重點和熱點,未來高分子材料行業將會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以上便是高分子材料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高分子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高分子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