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養護是指為保持公路經常處於完好狀態,防止其使用質量下降,並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務所進行的作業。公路養護統一划分為日常養護、定期養護、特別養護和改善工程四類。公路養護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實現公路的使用功能,並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如何搞好公路的養護管理,是擺在公路管理部門及經營企業面前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1、組織機構比較健全
目前,我國公路管理的組織形式呈多樣化趨勢。其中既有專業管理性機構,也有綜合管理機構;既有單純以管理為主的養護機構,也有自設施工隊伍的養護機構。但無論何種形式,各地公路均設有專門機構來從事養護管理工作,這是我國公路養護管理得以發展的最基本保證。
2、人員素質比較適應
我國公路養護管理人員擁有豐富的公路養護經驗。隨著公路通行時間的增長和國內外信息交流的加強,目前我國公路養護人員素質大幅提高。特別是近年來,各地公路養護管理部門注意選拔、招聘一批高學歷、高素質、年輕化的專業技術人才,充實到養護部門,使公路養護的技術人員素質和年齡梯度有了結構性變化,形成了較好的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配置。
3、機械配置比較合理
公路養護機械配置由於投資渠道不同,各地存在著差異。以貸款方式修建的公路大都在建設費用中考慮了養護期設備的購置計劃。其他一些公路由於資金等原因,設備購置不能及時到位,但隨著公路開通時間的增加,也都可以逐步堅決配置問題的滿足日常養護的需要。養護設備配置體現了引進設備多、綜合設備多和大型設備多的特點。
近年來隨著養護經驗的積累,各地方的養護管理部門已開始養護設備國產化、專用化和小型化。這些設備不僅投資較低,而且技術要求也較適宜且使用效果好,同時還可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降低管理費用。目前我國公路養護設備配置正向著更加實用的方向發展。
4、管理措施比較到位
多年來,我國公路養護管理人員結合各地方養護實踐,制定並創造了不少各具特色的養護管理措施經驗,並都在公路養護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目前各地方在路橋養護上相對更加成熟,而在隧道、交通設施、監控機電設備、房屋建築等方面的養護還有待邁上一個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