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與提升。在這個契機下,股票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下面進行股票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回顧2015年下半年以來的行業嚴監管周期,多項監管政策連續出台,行業規範發展之時也經歷了業務收縮的陣痛,但時至2018年已是嚴監管的第四年,預計政策收緊的邊際效應遞減,且市場制度改革等積極信號預計持續推進,如新三板制度改革、市場雙向開放等,行業整體將維持擴容發展趨勢。
新三板推進位度改革,市場活躍度有望回升。自2015年中旬以來,新三板做市與新三板成指持續回落,做市轉讓成交量持續縮水,截至2017年12月24日,新三板掛牌公司達11640家,其中,做市轉讓1342家,協議轉讓10298家,年初至今成交金額2090.3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做市轉讓成交金額774.4億元,同比下滑18.5%。
通過對股票行業發展現狀分析,2017年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減持新規」),同時上交所、深交所發布配套的《實施細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減持新規」主要從擴大適用對象及完善減持制度兩方面強化對減持的監管,全面限制了上市公司重要股東集中清倉式的減持渠道。
「減持新規」限制資金套利,引導長期價值投資。「減持新規」基本上杜絕了上市公司重要股東集中清倉式減持的所有渠道,將大股東外首發前股東、定增股東、大宗減持或協議轉讓的受讓方、可交換債換股股東、股票權益互換股東等納入監管範圍,同時將大宗交易和協議轉讓、類協議轉讓的監管空白補充。重要股東短期減持受限後將引導股東更加注重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
通過對股票行業發展現狀分析,2017年以來,市場利率持續攀升,在穩健中性貨幣政策指導下,預計市場利率可能會持續處於較高水平。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已由2017年初的3.1%升至12月26日的3.89%。當前流動性環境下,證券公司債務融資成本環比持續走高,如中信證券2017年2月發行的公司債票面利率為4.2%,2017年12月發行的公司債票面利率為5.5%。同時,兩融等資本中介業務收益率緊盯基準利率上浮固定幅度而缺乏彈性,導致利差面臨收窄壓力。
目前場外衍生品業務包括收益互換、場外期權和各種非標準化衍生品工具。自2015年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場外證券業務備案管理辦法》以來,券商場外業務規模持續擴容。收益互換是2012年底啟動的一項創新業務,是一種權益衍生工具交易形式,即客戶向券商支付固定利息,而券商向客戶支付指定的股票收益,以此進行互換,盈利本質是賺取息差。收益互換因槓桿倍數一度高達3-5倍而備受青睞。以上便是股票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股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股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