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顯示器是用於工業的顯示器。我國大陸顯示器產業高速發展,投產規模不斷提高,截止2018年工業顯示器的出口金額達到45.73億美元,其中美國占據8.4%,日本占據5.3%,韓國占據3.8%,以下是工業顯示器行業現狀分析。
我國工業顯示器行業起步較晚,2009年國內企業開始布局高世代顯示器生產線的生產製造,自此我國顯示器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工業顯示器行業分析指出,近年來,隨著諸多高世代生產線的建設和陸續投產,我國已成為全球工業顯示器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
據工業顯示器行業現狀分析,2016年我國工業顯示器的出口金額為21.30億美元,同比上升29.85%,而出口均價為71.17美元/台。2017年我國工業顯示器的出口金額和出口數量仍在持續下跌之中。
2017年,我國電子製造業實現收入13萬億元。在硬體產品製造方面,我國手機、計算機和彩電產量分別達到19.2億部、3.1億台和1.7億台,部分消費電子產品市場需求規模已為全球第一,我國在全球工業顯示器產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從工業顯示器品牌市場競爭情況來看,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是三星,冠捷AOC、LG電子、飛利浦、戴爾等均排名靠前。我國國內工業顯示器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多數企業集中於中低端產品的生產,高端產品集中在龍頭企業中。國內工業顯示器品牌代表有京東方、天馬、華星光電、龍騰、維信諾和中電熊貓,國內品牌在各自的領域競爭力正在不斷強化之中。
從工業顯示器產品生產線來看,國內新建生產線主要集中在TFT-LCD產品,且投資的都是高世代生產線,過去落後的產能將逐漸被市場所淘汰。同時,基於目前市場上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的表現,已有多家廠商開始在中小尺寸產品上發力,積極開拓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市場。總體來看,在工業電視銷量逐漸放緩的趨勢下,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領域的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產品前景較好。
2018年,我國工業顯示器達到119百萬平方米。工業顯示器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在顯示器技術不斷發展及下游終端電子產品應用日趨豐富的背景下,我國工業顯示器行業將保持持續增長趨勢,預計到2020年我國工業顯示器產能將達到194百萬平方米,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目前,我國工業顯示器市場可分為三大陣營,分別為歐美品牌、日韓台品牌和國產品牌。歐美品牌以中高端市場為主,占據傳統的項目性市場,如冶金、建材、起重、工具機和食品飲料等,國產品牌則主要布局在中低端市場。隨著國內企業不斷增加研發投入實現技術突破,我國工業顯示器市場的進口替代進程將進一步加速。
現在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智能化的資訊時代,不管是在各行各業裡面,電腦無疑是我們強大的工具,那麼工業顯示器領取同樣有非常強大的工業電腦。由於高度客制化的的特點,客戶多為設備使用者或系統集成商,對於產品規格、設計與服務皆有某種程度的特定需求。故工業電腦廠商不僅需具備技術能力,而且要求對客戶行業有相當程度的認識,以滿足客戶不同的設計需求,服務導向明顯。以上便是工業顯示器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工業顯示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業顯示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