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的出現不但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而且為工業市場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我國工業顯示器市場規模達285.21億元,其中HMI應用部分占總體市場收入份額的35%左右,以下是工業顯示器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04年,9月的陝西咸陽已有了一絲冷意。這是馬金泉執掌彩虹集團的第4年。儘管年逾花甲,但這位中國第一、世界第五大CRT(陰極射線顯像管)彩管企業的掌門人,並未就此庸庸碌碌等待退休,而是在這一年,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投資6億多元引進日本日立的超大螢幕顯像管生產線(K線)。
在那個年代,6億是筆不小的投入。要知道,彩虹集團2003年全年的淨利潤才6.8億元。工業顯示器行業分析指出,但馬金泉依舊對這筆豪購有信心,因為他相信中國人對彩電的需求還遠遠沒有枯竭。改革開放20多年來,彩電幾乎成了中國人美好生活的代名詞。儘管市面上新近出現了LCD(液晶平板顯示器)技術,但市場份額少得可憐。有彩電就得有彩管,這是歷史與當下共同告訴馬金泉的道理,「CRT至少還能輝煌十年」。
2018年,面板市場在占工業顯示器市場巨大份額,預計在預測期間還將繼續主導該市場。工業顯示器行業發展前景指出,其增長可歸因於廣泛的應用,易於使用和設備的廉價性。面板IDs的主要應用包括製造設施中的操作過程控制。
一、更加實用化:在工業領域,工業顯示屏面對的需求將更加的廣泛和全面,不但要求工業顯示屏能夠穩定運行,對於顯示顏色、輕薄外觀、純平液晶等等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特別是針對不同行業要求方面,客戶更加的青睞能適應不同行業標準的工業顯示屏。
二、增強選擇功能:利用觸摸筆進行操作的觸控螢幕類似白板,除顯示界面、窗口、圖標外,觸摸筆還具有簽名、標記的功能。這種觸摸筆比早期只提供選擇菜單的光筆功能大大增強。
三、智能化工業顯示屏:客戶對於工業顯示屏的需求不再局限於單一的功能。工業顯示器行業發展前景指出,工業顯示屏企業應該率先實現對於用戶個性化和定製化需求的響應,對產品設計、生產過程和服務流程進行再設計,用信息化的手段、自動化的設備、智能化的生產體系來改造自己,從而實現貼近客戶需求,智能化生產的目標。
縱觀全球工業顯示器行業,在新技術來臨之際,日本與中國台灣企業顯得思路不清、後勁不足,最新型的柔性屏基本只是中韓兩國的天下,OLED屏則是三星占據著絕對優勢。中國在用於電視的大尺寸液晶屏幕領域擁有越來越多的份額,京東方更是在2017年首次超過韓國雙雄三星、LG,成為顯示面板出貨量的第一名。
而在用於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等中小型液晶屏領域,韓日企業仍占據優勢,不過中國也在發力,逐漸蠶食他們的市場份額,一個鮮明例證就是京東方在今年3月打入蘋果公司的供應鏈,成為蘋果筆記本電腦的供應商,以及蘋果手機OLED螢幕的觀察對象。以上便是工業顯示器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工業顯示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業顯示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