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高溫合金研發應用方面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年產量約5萬噸,通用、普惠、漢因斯-斯泰特公司、因科國際公司等均發展出高溫合金品牌。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發展,以鋼研高納為代表的一部分企業,已經在科研創新和生產工藝上取得了突破,有相當一部分產品可以替代進口。以下對合金材料行業環境分析。
合金材料行業環境分析,全球每年消費高溫合金材料約28萬噸,占鋼鐵總消費量的0.02%,市場規模達100億美元。合金材料行業分析指出,其最大的應用還是航空航天領域,占總使用量的55%,其次是電力領域(20%)和機械領域(10%)。
在合金材料中添加適量的稀土金屬以後,可以增加合金的流動性,降低微孔率,提高氣密性,顯著改善熱裂和疏鬆現象,使合金材料在200℃-300℃高溫下仍具有高的強度和抗蠕變性能。現從三大問題來分析合金材料行業環境。
(一)成本上漲、消費不振,行業運行壓力不斷增大。合金材料行業環境分析,從生產端看,受礦產、原料、煤炭、電力等原輔料成本普遍上漲以及環保投入不斷增加等影響,2018年,行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高於工業平均水平3.97元,同比增加0.58元,尤其是電解鋁平均綜合成本大幅提升。從消費端看,房地產、電力、汽車、家電等傳統消費領域持續走弱,量大面廣、帶動性強的新興應用領域有待拓展。此外,民營企業是有色行業的重要組成,但由於融資成本高、非經營性負擔重,在承擔重大項目等方面仍存在壁壘,發展壓力較大。
(二)低端過剩、短板突出,產業結構深層次問題凸顯。合金材料行業環境分析,嚴控電解鋁新增產能任務依然艱巨,部分中低端加工領域存在產能過剩風險,鋰鹽、三元材料前驅體等新興領域也出現階段性產能快速擴張。高端材料及綠色冶煉存在短板,航空航天、集成電路用關鍵有色材料仍依賴進口,2018年鋁材進口單價是出口單價的1.9倍,部分冶煉行業實現特排限值要求還缺乏產業化技術支撐,污染防治仍是制約行業綠色發展的重要瓶頸。
(三)國際貿易形勢複雜,發展環境日趨嚴峻。合金材料行業環境分析,隨著全球經濟走勢不確定性因素增多,貿易摩擦的實質性影響顯現,鋁材出口持續增長難以為繼,機電、汽車等有色終端消費品出口受阻也將加劇行業運行壓力。由於有色金屬金融屬性很強,貿易摩擦對行業的間接影響甚至大於直接影響,衝擊市場信心、價格及投資,影響行業發展。
合金材料行業環境分析,在美國等相對成熟的市場,作為生產此類產品的基礎性產品,高溫合金年需求量仍然保持平穩增長,而在我國,高溫合金的下游應用領域尚在起步階段,如燃氣輪機葉片製造、國產大飛機計劃、汽車渦輪增壓器的應用等,因此未來高溫合金產業發展可期。
更多合金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合金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