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混合型基金行業分析報告 >> 混合型基金市場規模

混合型基金市場規模

2018-05-30 14:35:5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混合型基金是在投資組合中既有成長型股票、收益型股票,又有債券等固定收益投資的共同基金。混合型基金設計的目的是讓投資者通過選擇一款基金品種就能實現投資的多元化,而無需去分別購買風格不同的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以下是混合型基金試產規模的詳細介紹。


  通過對混合型基金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得知混合型基金是指投資於股票、債券以及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且不符合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的分類標準。根據股票、債券投資比例以及投資策略的不同,混合型基金又可以分為偏股型基金、偏債型基金、配置型基金等多種類型。股票基金是以股票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通過專家管理和組合多樣化投資,股票基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風險,但股票基金的風險在所有基金產品中仍是最高的,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的需要。

  貨幣市場基金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份額淨值始終維持在一元,具有低風險、低收益、高流動性、低費用等特徵。貨幣市場基金有準儲蓄之稱,可作為銀行存款的良好替代品和現金管理的工具。債券基金主要以各類債券為主要投資對象,風險高於貨幣市場基金,低於股票基金。債券基金通過國債、企業債等債券的投資獲得穩定的利息收入,具有低風險和穩定收益的特徵,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穩健型投資者的需要。

  市場規模

  中國國內債券市場是世界第三大債券市場,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流通債券共計59萬億人民幣(約合8.5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儘管中國債市規模龐大,增長迅速,在過去十年中市場規模增長了九倍,但境外投資者的滲透率仍然很低。預計到一季度末,境外投資者持有的中國國內債券總額約為8300億元人民幣,占整個債市規模的1.4%。

  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將中國國內債券納入全球債券指數將是關鍵性的里程碑。預計,將中國國內債券納入全球指數的舉措可能將在2018到2020年間分階段逐步完成,期間或將有高達2500億美元的境外資本流入中國債市,可能會大大減輕中國的資本外流壓力,甚至導致資金流向的反轉。

  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到2018年4月底,在協會登記的私募機構2.36萬家,備案的私募基金7.25萬隻,管理資產規模12.48萬億元。私募基金已經成為公募基金、保險資金之後的第三大機構投資者。「私募基金深度融入從技術到產品、從產品到企業、從企業到產業的完整創新鏈條,是壯大直接融資、提高資本形成能力的重要載體。」中國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說,私募基金應當落實專業化經營原則,以市場為導向、提供豐富投資工具,堅持合格投資者制度,更好服務於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全球公募基金淨資產總額在2017年底達到49.3萬億美元,比2008年的水平翻了一番多,僅在2017年,這些基金的總淨資產就大幅增長了近9萬億美元。

  在所有公募基金淨資產總額中21.8萬億美元(占44%)是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資於公開交易的股票。混合型基金(即同時投資於股票和債券的基金)為11.2萬億美元,而主要投資於固定收益證券的債券基金的總淨資產為10.4萬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通常在全球範圍內被定義為限定只持有短期高質量貨幣市場工具的受監管基金,其淨資產總額為5.9萬億美元,占全球公募基金總淨資產的12%。

  從過去8年的趨勢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增速相仿,而增速最慢的則是貨幣型基金,2017年的貨幣型基金的大幅增長主要歸因於中國貨幣市場收益率的提高和銷售量的大幅增長。

  通過對混合型基金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得知2017年以來,基金繼續持有白酒、家電等消費類公司的優質個股。另外,隨著醫療改革政策的近一步細化,在細分領域具有優勢的創新醫藥公司和渠道優勢的傳統銷售類醫藥公司將受益,盈利能力將持續上升,報告期內繼續持有該類公司。以上便是筆者對混合型基金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了。

更多混合型基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混合型基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