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得到優化,產品豐富且質量顯著提高,行業資源進口穩定且利用率提升,消費市場規範且不斷擴長,紅木文化產業發展繁榮,為促進增長、增加就業、引領文化、滿足人民生活需求發揮更大的作用。現對2017年紅木產業布局分析。
《規劃》本著促進紅木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根據市場需求、資源狀況、產業基礎和區域比較優勢而制定,以期在全國紅木產業發展中起到指導作用。《規劃》全面分析了我國紅木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需求和潛力;提出了新時期我國紅木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確定了全國紅木產業發展戰略、產業布局和建設重點,提出了實施《規劃》的主要政策和保障措施。《規劃》將作為指導全國紅木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成為各地區開展紅木相關工作的重要依據。
2017-2022年中國紅木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從進口市場來看,2017年1月,中國進口紅木原材料7.26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2.13%,環比減少11.30%;進口額達6222.4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26億元,同比下滑13.91%,環比下滑31.42。
進口數據顯示,1月份紅木環比繼續下滑,主要受春節假期的影響,企業生產與市場交易需求調整;但在以價換量的帶動下,交易同比已顯著改善。
進口綜合價格指數顯示,2017年1月,中國紅木進口綜合價格指數(HIPI)為157.1,同比下滑16.4%,環比下降24.5%。受市場消費需求結構的變化,以及各紅木產區林業政策調整,目前非洲紅木材進口比重大幅增加,成為紅木進口的絕對主角,從而改變以往紅木國際貿易價格結構體系,拉低進口價格的整體走勢。在當前市場消費為呈現結構性轉變的情況下,非洲材的主角地位還將延續。進口平穩低走或將成為2017年的總體走勢。
根據國內紅木原材料交易形勢來看,2017年1月國內紅木原材料交易指數為1275.4,呈微弱回升。但基於近期進口價格持續下滑,以及國內市場需求仍較薄弱,未來半年國內紅木原材料交易或將在實現短期增長後,繼續回歸地位運行態勢。
受春節假期的影響,2017年1月全國紅木製品市場景氣指數(HPMI)有所下滑,低報94.5,環比下滑2.5%,但去年同期相比仍有明顯回升,同比上升5.4%。
2016年以來,紅木製品市場在原材料價格回升帶動下,市場信心指數連續上揚;此外,紅木製品在收藏市場、工藝品市場、電子交易市場的活躍,給製品帶來持續回升動力。但終端消費不足仍是當前及未來紅木製品市場回暖的最大障礙。
中國紅木委聯合中藝薈紅木研究院發布的小葉紫檀手串市場指數(PBMI)顯示,手串市場在經歷2016年下半年連續爬坡後,受季節因素影響,指數有所下調。
近期房地產市場的回暖,將會對家居市場消費起到明顯拉升作用,但對紅木行業消費的溢出效應還存在時間上的滯後性。總體來看,通過供給側改革與創新來帶動行業市場消費仍是行業2017年關注的重點。
更多紅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紅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