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共計銷售各類環保檢測產品56575台,同比2016年增長38.5%。環保檢測是對環境信息的及時、準確、全面的監測,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以下對環保檢測行業環境分析。
環保檢測行業環境分析,根據財政部和環保部聯合印發的《關於支持環境監測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到2018年,我國將全面完成國家監測站點及國控斷面監測事權的上收工作。中央上收的環境監測站點、監測斷面,除敏感環境數據外,原則上將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選擇第三方專業公司託管運營,生態環保檢測市場化改革邁向深入,第三方託管運營機制普遍實行,生態環保檢測行業將呈現爆發式增長。據環保檢測行業分析預測,2016年,我國環保檢測行業規模達434億元,到2020年,環保檢測領域規模將達到878億元。
我國環保檢測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環保檢測作為環境治理和環境管理的基礎,愈發受到關注,政策頻出帶來發展機遇,全國各地水質、大氣、土壤、植被及污染源等領域監測站點激增,在監測遠程化、智能化的實現以及生態環境的科學決策和精準監管等方面也有所提升。現從兩大方向來分析環保檢測行業環境。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際網路正在向行業的各個方面不斷滲透。就環境監測設備這一塊來說,現在正在迅速發展的在線監測設備是行業發展的大方向。環保檢測行業環境分析,環境在線監測較傳統的手工監測來說,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數據的實時傳送能夠使監控者隨時隨地了解各個監測節點的水質情況,一旦檢測數據異常,事先編寫的在線檢測軟體會將這一情況立即反應給監測者。原來必須在監測點值班的工作人員現在通過手機app即可實時了解所轄的監測站的數據情況,一名工作人員可以管理好幾個監測站,提高了檢測效率,縮短了遇到突發情況的反應時間。通移動互聯技術緊密結合是該行業的發展趨勢。
現階段的環境監測行業的商業模式主要為跟客戶簽訂環境監測設備的銷售協議,同時為設備的運行維護提供服務。行業的利潤大部分來源於設備銷售。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除了向行業上下游不斷延伸產業鏈,形成集環境監測設備製造、環境監測系統運維等傳統功能於一身的綜合服務商,部分企業還在探索專業為環保部門和企業提供環境監測數據的商業模式。環保檢測行業環境分析,即通過向排污企業租用環境監測設備,將設備銷售的利潤包含在環境監測運維的服務項目里,將現階段排污企業設備採購和監測運營兩項服務合併為提供環境監測數據一項服務,簡化交易流程。同時,自身搜集的環境監測數據將為一個地方生態環境和污染情況的大數據研究提供支撐,為探明某個地區環境污染的形成、生態環境的變遷及發展趨勢提供客觀的分析依據。
環保檢測行業環境分析,環保產業扶持力度持續加大,並引入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了環保檢測向智慧環保邁進,預計2018年,以提供智慧地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智慧環保將加速發展,政府迫切需要有效減排的綜合解決方案,諮詢、監測、監管、減排、達標規劃為一體的整體方案將會有巨大的市場潛力。而監測企業將進一步轉型,強化數據挖掘,數據系統服務方面的能力。同時,伴隨著環保檢測項目的綜合化、大型化,PPP模式、政府購買服務等創新商業模式的應用將會進一步落地。
更多環保檢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環保檢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