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家供給側改革下,淘汰落後產能,同時在環保監管壓力下,我國黃磷行業整體行情較為低迷,黃磷行業發展趨勢呈波動下降態勢。據統計,2018年我國黃磷行業有效產能約為131萬噸,同比下降12.7%。產量約為81萬噸,行業開工率僅為62%。
2016年以來,隨著環保監管的加強,我國黃磷行業產能波動下滑,而在黃磷的需求端出現了明顯的下降。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黃磷消費量約為81萬噸,同比下降幅度達到8%,降幅較2017年進一步擴大,較2016年最高值降低了近12萬噸。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黃磷行業經過四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黃磷生產國,產能占全球產能的80%,近幾年受環保監管趨嚴影響,黃磷產能、產量均呈現下跌趨勢,2018年黃磷產能142.45萬噸,產量約80.813萬噸,年平均開工率57%。作為熱法磷酸、赤磷和三氯化磷等產品生產的原材料,黃磷是磷礦石下游應用中一大重要的需求市場,占據11%的市場份額。
目前我國黃磷產能主要分布在水電資源和磷礦資源相對集中的省份,即雲貴鄂川四省,其中雲南地區產能占黃磷總產能的46%,四川地區產能占比23%,而貴州、湖北地區產能居第三、四位,產能占比分別為19%、7%。
從下游需求結構來看,其中熱法磷酸是黃磷下游第一大需求用戶,占比最大,達43%,三氯化磷是黃磷的第二大用戶,其消費占國內黃磷總消費量的37%左右。黃磷在其它方面的用途主要是生產次磷酸鈉、五硫化二磷、赤磷、六偏磷酸鹽、五氧化二磷等,其消費占黃磷總消費量的15%左右。
技術改造是黃磷行業發展趨勢中的重要舉措,強化行業內技術改造,節能降耗,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是磷化工行業良性運行、提高總體競爭力的具體措施。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將不斷提高,提高伴生資源的利用水平,大力發展高端資源綜合利用產品是今後資源綜合利用的主要方向。在磷化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環境保護、安全和清潔生產是行業發展必須關注和重視的問題。
磷化工行業礦肥結合、礦化結合、肥化結合、酸化結合、濕熱結合是黃磷行業發展趨勢中大的發展趨勢。以資本為紐帶,產業為主線,跨行業、跨地區,甚至是跨國的整合、重組,組建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是企業結構調整的趨勢。創新發展模式將是保持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手段。我國磷化工行業今後一段時期內創新發展的主要方向為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營銷創新等,以適應新形勢下我國磷化工行業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
更多黃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黃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