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之後,重污染天氣已經多次襲擊京津冀。生活在霾下的人們無一例外最關心的是:污染到底從何而來,何時能被消滅。據環保部門解析,北京空氣污染的首要來源是機動車污染。
記者了解到,對北京空氣品質影響最大的機動車大概有這樣幾類:一類是車齡10年以上的機動車,尤其是運行里程超過30萬公里的計程車,排放超標率達到80%~90%;一類是北京本地的重型柴油車;還有一類是過境北京的外地車。
環保部的分析顯示,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大、使用強度高,重型柴油車和車齡較長輕型汽車的污染問題比較突出。污染最重的幾天,環保部聯合北京市環保局開展路檢抽測,查處那些污染嚴重的機動車。
11月17日0時,北京市啟動了2016年第一次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按照橙色預警應急方案要求,北京市移動源監管部門以重型柴油車為重點,全員上崗,開展了執法檢查。
17日夜間19時許,在房山區107國道琉璃河檢查站進京方向處,僅僅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裡,督查組就發現了5輛排放超標的柴油貨車。
「對於這些超標排放的車輛,我們處罰和登記後都對他進行勸返。」房山區環保局排放管理站工作人員張進雄向記者表示,這些超標排放的車輛一旦被登記,將無法進行年審和過戶,必須在一個月之內進行修理,併到檢測場重新檢測,直到排放合格後才能上路。
據不完全統計,從11月16日9時至17日14時,全市移動源監管部門共出動檢查組95組,執法人員339人次,共檢查機動車4.42萬輛次,處罰超標車103輛,處罰金額3.41萬元;各進京口共發放環保憑證4724份,勸返外埠進京超標車185輛,檢查加油站107座,檢查檢測場24家。
繼前些年的工業污染治理、秸稈禁燒等措施後,機動車污染防治已經成為大氣污染防治的下一個重點。
過去幾年,環保部大力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嚴控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行業過剩產能和京津冀等區域的煤炭消費總量,大範圍推進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強化秸稈禁燒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重污染天數比2013年下降了52.3%,其中京津冀地區下降了51.7%。
不過,環保部大氣司司長劉炳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好乾的已經差不多了,剩下的則都是難啃的骨頭,最難幹的事情之一就是機動車污染控制。
北京大氣細顆粒物源解析結果也表明,機動車排放已經成為細顆粒物的首要來源,年平均占本地排放源的31.1%,在近日霧霾天氣嚴重等極端不利條件下其比重甚至會達到50%以上。
據了解,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大、使用強度高。統計顯示,北京市目前機動車保有量已達570多萬輛,其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量分別占大氣污染物的50%和40%左右。
環保部在督查中發現,道路上至今仍有「假國四」車輛行駛,所到之處黑煙滾滾。在房山區琉璃河檢查站,執法人員就攔下一輛河北籍的「假國四」貨車。
「一輛這種車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就相當於200輛國四小轎車的排放量總和。」環保部機動車污染監控中心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而這種實際排放水平與車輛信息不符的「套牌」貨車,在北京還有數千輛。
同時,在近日的重污染天氣期間,環保部和北京市環保局聯合開展的路檢抽測結果表明,車齡10年以上的車輛排放超標率較高,運行里程超過30萬公里的計程車排放超標率更是高達80%-90%,重型柴油車超標問題也很突出。
此外,外地進京車輛的問題也很嚴重。統計顯示,目前每天進入北京的車輛達30萬輛/天,其中重型車輛占了三分之一,而這些重型車輛中又有一半以上都達不到國三排放水平以上。
「幾萬輛重型貨車在夜間進城,就相當於幾百萬輛小轎車晚上還在街上跑,污染無法有效擴散就不難理解了。」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污染治理處處長李昆生此前在媒體採訪中表示。
由於移動污染源涉及區域範圍較大,區域間協作力度弱,效率不高,所以機動車尾氣治理一直面臨重重困難。
目前,在機動車污染防治方面,環保部的總體思路是要全面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法和國務院關於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便民惠民的決策部署,堅持「車油路」統籌、全方位監控、全過程監管,以降低機動車污染排放水平為核心,以重型柴油車等高排放車輛為重點,加快構建以信息公開為引領、排放標準為依託、數據互聯為支撐、嚴格執法為保障的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新模式。
目前,環保部已著手開展多方面工作,其中包括:依法實施新生產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信息公開制度,建立環保達標監督檢查、環境保護召回制度;強化監督管理,降低在用機動車排放水平,加快推進國家、省、市三級機動車排污監控平台聯網,加強對重型柴油車等高排放車輛的監督管理,推進黃標車、老舊機動車的加速淘汰等。
此外,環保部還配合有關部門,加快制定發布國六的油品標準,推進車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用燃料油並軌。從2017年1月1日起,全國將開始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以全面推進油品升級。
「下一步,環保部將加強對重型柴油車的監督檢查,推進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加快國六排放標準研究制定。」環保部大氣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此外,還將繼續督促京津冀地區為計程車輛更換三元催化器,加強路查路檢,嚴格處罰超標排放車輛,重點查處超標重型柴油車。推進北京市加快制定實施京六油品標準,研究外地過境車輛繞行北京。」
從1980年到2014年,中國的機動車保有量增加了33倍,機動車污染已經成為灰霾、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原因。以下是宇博智業小編整理的2016年機動污染防治市場分析。
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2016年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顯示,我國已連續7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與此同時,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2015年達到4532.2萬噸。機動車污染已經成為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也是造成灰霾、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原因,防治機動車污染已是當務之急。
10月2日、11日、17日,華北地區連續遭受3輪重污染天氣的侵襲。
不利的氣象因素是成因之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表示,9-10月是秋冬交替的季節,北方冷空氣南下,南方暖濕氣團北上,二者相遇容易形成靜穩、高濕、逆溫層較低的氣象條件,不利於污染物擴散。
不過,污染排放才是造成重污染天氣的內因。根據環保部會商會議專家的集中意見,北京地區的重污染過程主要與區域傳輸和本地機動車污染排放有關。在北京地區空氣的污染物中,硝酸鹽、硫酸鹽、有機碳(OC)、元素碳(EC)濃度占比較高,說明北京市PM2.5濃度受機動車、工業燃煤排放,以及氮氧化物等二次轉化影響顯著。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注意到,北京地區的重污染天氣經常出現「黑白顛倒」的情況,路邊監測點經常監測到PM2.5數據在凌晨2-3點達到峰值。他分析認為,這是由於夜間大量的過境大貨車造成的,這些大貨車的排放量一輛就相當於幾十輛小汽車,在氣象條件不利的夜間,容易造成污染物累計爆發。
近日的重污染天氣期間,環保部和北京市環保局聯合開展了路檢抽測,結果表明:車齡10年以上車輛的超標率較高,運行里程超過30萬公里的出租汽車排放超標率達到80%-90%;重型柴油車超標問題比較突出,部分車輛車用尿素添加不到位,一些車廠生產的新車也存在問題。
此外,外地進京車輛污染問題也十分突出。重污染天氣期間,環保部和北京市環保局在部分進京路口聯合檢查發現,一半以上進京或過境的外地重型車輛無法達到綠標車排放水平(國三排放標準以上),這些車輛每車的排放量相當於200多輛國四小轎車。
2014年,北京市發布PM2.5源解析成果,結果也顯示,在北京市的顆粒物來源中,機動車占比31.1%,成為最大污染來源之一。
機動車污染,雖然出在機動車,但原因卻在於人。從以往機動車污染防治實踐來看,主要存在著「三難」。
一是黃標車淘汰難。經過多年淘汰,黃標車的數量雖在不斷減少,但仍占到全部機動車的6.8%;排放強度也一直居高不下,貢獻了超過45%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超過70%的顆粒物。
二是推廣高品質燃油難。目前全國普遍使用的是國Ⅲ、國Ⅳ標準燃油,兩者加起來大約占到82%,國Ⅴ及以上標準的高品質燃油僅占1.4%。數據顯示,油品質量提高一個等級,排放就可減少10%,但囿於經濟利益考慮,油品生產企業和消費者似乎對更換高品質燃油缺乏動力,推廣起來難度較大。
三是尾氣檢測和監測難。由於各地在尾氣排放標準、檢測方法、監測力度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有的地方嚴,有的地方寬,對於機動車這樣的流動性污染源,僅靠區域性監管與防治顯然有些力不從心。比如,有些尾氣排放不合格的車輛在尾氣檢測嚴格的地方過不了關,車主就有可能把車開到尾氣檢測較寬鬆的地方來通過檢測。
為此,應針對這「三難」,大力開展機動車污染防治。
2016-2021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分析,機動車污染防治需要從「防」和「治」兩個方面進行:
「防」,關鍵是要採取有效措施,促使公眾樹立並最終形成綠色出行理念。要加快公共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運輸體系,為公眾出行提供高效、優質、快捷、方便的服務,使人們自願放棄或減少機動車使用頻次。要通過政策手段,特別是經濟槓桿,加大機動車購置、上牌和使用的成本,抑制機動車數量過快增長。要制定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更加完善的監管制度,督促機動車生產企業加大環保研發力度,提高車輛環保水準;督促油品生產企業提高燃油品質,為社會提供更高標準的油品,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排放。
「治」,關鍵是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監管責任,儘快降低機動車污染排放強度。
一是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政策規定,加快黃標車淘汰速度;加大督查力度,絕不允許一個地方淘汰的黃標車,換個牌子在另一個地方重新上路。
二是要建立全國統一的機動車尾氣檢測標準和檢測方法,完善程序、嚴格標準,嚴肅查處數據造假,堅決杜絕超標車輛「合法」上路。
三是要出台具體的獎懲措施,鼓勵車主及時更換尾氣淨化裝置。尾氣淨化器可將機動車尾氣中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3種主要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而裝置一旦失效,污染物排放就會成倍增加,嚴重超標。所以,已開發國家對不及時更換尾氣淨化裝置的違規行為,一般懲罰都比較重。比如在美國,每輛車的尾氣淨化器均設有編號,若不按時更換,車主就將面臨2.5萬美元的罰款;在加拿大,則對車主每天罰款100加元。如果監測站、維修站和車企在尾氣淨化裝置上作假,除了追責以外,天價的罰單也會隨之而來。我國對這些做法應加強借鑑或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