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藥又稱抗高血壓藥。是一類能控制血壓、用於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我國市場上降壓藥品種繁多,大部分降壓藥物為口服藥物,少數應用於高血壓危象等的藥物為注射劑,以下是降血壓用藥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從1975年至2015年的40年中,我國高血壓患者總人數穩步攀升,從0.8億人增長至2.26億人,年複合增長率為2.63%,2015年男性患者人數1.27億人,女性患者0.99億人。降血壓用藥行業分析指出,國內約有一半的老年人(》60歲)患有高血壓,隨著國恩同父母老齡化人口增加,患者數量的增速將進一步加快。
為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國家開始大量投入進行醫藥衛生體系建設,根據當時通過的新醫改方案和實施規劃。新醫改的實施可謂是一場行業盛宴,極大地促進了醫藥行業的快速擴容。降血壓用藥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不論是醫藥工業增加值還是藥品終端市場規模增速,都體現了這一變化。
2015年開始實施的為期3年的《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方案》明確提出,藥品研發機構或科研人員取得藥品上市許可及藥品批准文號的,可以成為持有人。這一政策明確了藥品技術的擁有者可以持有批准文號,依法享有藥品上市後的市場回報。
以氨氯地平、纈沙坦為例,若選擇將技術轉讓給藥品生產企業,技術轉讓費分別為1000萬元、5000萬元,而上市後年銷售額分別為4000萬元、1億元,藥品技術擁有者持有批准文號帶來的市場回報大大高於技術轉讓獲益。
為了持續推動新藥研發活力,2018年10月,國家在11個城市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簡稱「4+7」藥品帶量採購),以完善帶量採購方法換取更優惠的價格,減少藥品購銷過程中的灰色空間,推動合理藥價形成。即由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瀋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組成採購聯盟,選擇部分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對應的通用名品種進行帶量採購。
同時,為滿足臨床降血壓用藥用藥需求,促進和推動醫藥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降血壓用藥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下一步,國家藥監局一方面還將調整進口化學藥品註冊檢驗程序,將所有進口化學藥品上市前註冊檢驗調整為上後監督抽樣,加快境外新藥上市進程。
此外,2019年5月,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綱要突出強調了三項重點內容:一是預防為主,二是調整優化健康服務體系,三是將「共建共享 全民健康」作為戰略主題,實現全民健康。「健康中國」規劃出台,對整個醫藥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得人民生活和行業發展產生了重大改變。
截止至2019年11月底,醫藥併購超過1200件,金額超過560億。此外,隨著中間墊資環節的減少,資本和資源向融資能力強的大企業集中。另外,在「兩票制」的衝擊下,也促使企業銷售模式轉型,能力弱的中小企業退出。
業內預計,接下來,預測藥代備案、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也將會公布。筆者了解到,揚州、連雲港等多地已經在陸續發布深化醫保支付改革方案,以上便是降血壓用藥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降壓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降壓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