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國近十幾年對基礎建設投資的加大,拉動了建築機械製造業和租賃業的快速發展。建築機械租賃作為中國近幾年新興的行業,在各方面並不是很規範,與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以下對建築器材租賃市場環境分析。
2017-2022年建築裝飾器材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表明,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建築機械租賃行業通過幾年時間的摸索成長,逐漸成為一個較為成熟的專業行業,國內建築機械租賃市場也已經基本形成。
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建築設備租用率約占80%左右。日本是亞洲租賃業最發達的國家,其建築設備租賃所占的平均比例為:1990年43.6%;1995年48.7%;2012 年75.6%,呈逐年增加趨勢。尤其是在大型建築公司中,租賃設備比例已經達到86.1%,接近歐美的比例。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全球範圍內建築機械租賃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中國目前工程建設機械設備的租賃需求量只占設備需求量的10%左右,與高達80%的國際水平相距甚遠,但這也就預示了發展潛力與空間巨大。從市場需求和供應能力兩方面看,中國工程建設機械租賃業的前景都是鼓舞人心的。
目前,我國從事工程建設機械租賃企業主要來源為:
1、建設集團企業所屬的租賃企業。
2、通過企業改制從大型建築企業剝離出來的租賃企業。
3、民營租賃企業,具有代表性的是有三一參股的香港新利恆集團有限公司。
4、合資或外資租賃企業,如世界500強之一的美國迪爾公司。
前些年,因租賃行業收益較好,如鋼架管、絲槓和扣件等周轉工具3至4年就可以收回成本,隨後大批經營者進入建築器材租賃行業。「我市建築租賃行業因入門檻較低,管理較為方便,吸引了大量中小企業及個體經營者介入,建築租賃公司也由最初的幾家單位發展到現在的二百餘家。」城區某租賃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近兩年城市建設放緩,對建築業影響較大,租賃行業作為建築業的輔助行業,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近兩年來,我市建築市場行業逐漸萎靡,造成了大量建築工具周轉積壓,使得各租賃單位不計成本競相降價,使建築租賃行業價格直線走低。「拿最簡單的鋼扣件舉例,從每日每套0.009元降到了現在的0.002元,出租率也由以往的80%降到了現在的30%。」城區某建築租賃行業負責人說,以現在的租賃價格和資產投資回報率來算,小型租賃公司預計10年才能收回成本,而一些小型租賃企業出租建材的費用,甚至無法支付建材場地的租賃費。
「目前全市建設速度放緩,建築行業較為低迷,加之環境原因停工日期逐漸增加,在這樣的狀況下,造成了大部分租賃單位的投資虧損,從而導致很多租賃單位不在租賃設備上進行更新換代,使得部分租賃單位逐漸喪失了市場競爭力。」某建築設備租賃推銷人員告訴記者。
目前很多地方的建築機械租賃業處於發展階段,在這些租賃業新興地區,建築機械租賃的投資回報率較高,吸引了許多民營資本的進入,這些民營資本已不是投資十幾萬、幾十萬的施工機械,而是將目光投向幾百萬、上千萬的性能先進的施工設備,這種現象將會產生一批較具實力的民營租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