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系統是指通過結構化的綜合布線系統和計算機網絡技術,我國集成系統行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產業布局集中在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地區、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等地,以下是集成系統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集成系統行業作為當今比較成熟的服務業,在國內已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大致經歷了5個發展階段。集成系統行業分析指出,2019年我國計算機系統集成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2151億元,同比增長15.9%。其中,工業領域機器人系統集成市場規模約為836億元,同比增長30.8%。
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國共有437家工業機器人行業相關企業,系統集成領域有278家相關企業,占全產業鏈的64%。從上市公司來看,絕大部分的系統集成企業2016年營業收入都在10億元以下,和國內近千億的系統集成市場相比,單個公司市場份額較小,未來成長空間大。
目前,在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應用廣泛,汽車行業的需求最為旺盛下,我國諸多地區都在全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合肥、南京、蘇州、無錫、廈門、泉州、成都、重慶、武漢以及西安。集成系統行業產業布局預計,汽車和3C是機器人系統集成主要的應用領域,汽車行業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相比其他行業,供應商體系相對穩定。
2020年1月30日,合肥高新區20多個集成電路產業項目,完成簽約儀式。這20個項目涵蓋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其中設計類13個、材料與設備類3個、封測類3個、製造類1個,協議總投資約48.5億元。合肥高新區集成電路籤約落戶項目39個,總投資94.7億元,涉及集成電路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封裝測試、材料設備等全產業鏈。
集成系統行業產業布局指出,我國相對較大的應變式傳感器生產廠商已開始從只提供元器件朝提供稱重系統集成解決方案轉變。如柯力傳感、珠海志美、餘姚太平洋稱重等。這些廠家在解決方案、網絡通訊協議和調試等環節都基本具備了本土化市場的適應能力。
太極股份作為蘇州計算機系統集成廠商,此前已提出「四雲合一」的創新業務戰略,逐步開始拓展除傳統系統集成業務以外的業務。通過與醫療服務提供者(醫院、醫生)與支付方(醫保、商保)及藥品生產、流通企業共同合作打造「診前、診中、診後」完整的閉環服務體系,推動三醫聯動健康發展,並實現盈利模式由軟體實施向O2O、B+B2C拓展。
總的來說,我國系統集成行業區域市場發展不平衡,北京及沿海各中心城市占據主導地位。以合肥為中心的北方地區、以深圳和蘇州為中心的華南地區、以上海和南京為中心的華東地區IT應用需求規模一直占據重要位置,這些地區占據了系統集成全國市場的50%以上的市場份額,以上便是集成系統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集成系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集成系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