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電源是給雷射器供電的電源箱,控制進入雷射器的的電流,用於點亮雷射器的泵浦模塊,使雷射器發光。電源箱的電流輸出是根據泵浦模塊的要求設計,不同的雷射器電源箱會有差異,那麼雷射電源市場規模會是怎麼樣的呢?
通過對雷射電源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得知在雷射全色顯示技術領域,我國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鏈,具備在該領域實現產業化重大突破的良好基礎。雷射全色顯示技術產業化項目的順利實施,可以充分發揮我國在電子、電器製造業的優勢,同時也將在創意產業、信息產業方面起到引領作用,帶動全國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雷射顯示產業上遊行業包括:新材料、雷射器、精密加工、影像標準;下遊行業包括:多媒體公共顯示屏、大螢幕指揮系統、數字電影、家庭影院、移動影像等。發展雷射全色顯示產業將最終成就一個新的高科技產業群。
中國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作為世界工廠,在幾乎所有的工業部門都呈現出從傳統加工向高端加工轉型升級的態勢,雷射加工技術可大有作為。2016年我國工業雷射與相關產品市場規模達530億元,同比增長17%,占全球市場份額超過五分之一。2016年IPG的10億美元銷售業績中,有40%是中國買家需求產生的,而通快的業績中有六分之一是中國市場貢獻的,可見中國市場對外國雷射公司越來越重要。
依靠廣東省產業轉型升級帶動新工藝的應用,華南雷射市場潛力仍然巨大,廣東省擁有1000萬產值以上雷射企業超過250家,2016年純粹雷射產業產值約180億,占全國約34%,比2015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這主要得益於大族、聯贏、宏山、盛雄、迪能、光大等大企業業績大幅上升。雷射應用市場在全國排名第一位,占比超過40%。深圳雷射產業集聚效應逐漸顯現,已於2014年超越武漢成為全國最大的雷射產業城市。2016年深圳雷射產業產值達140億元,在廣東省內是獨領風騷,占據全國的產值份額達27%。
現在中國雷射產業已處於高速增長期,2017年全國工業雷射產業產值可突破600億元,至2020年可達1000億元。廣東省將繼續占據最大份額,預計2020年廣東省雷射產業產值超過4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鏈附加值超過5000億元,雷射加工技術將進一步在全國製造業推廣。
華中地區雷射產業集中在武漢及周邊小城市,依靠華中科技大學、國家級雷射加工中心、國家級光電實驗室等,科研力量雄厚,在雷射器、雷射材料與元器件方面產業化成熟,銳科雷射在光纖雷射器的技術是國內領先,另外還有華日雷射、科威晶、虹拓、安揚雷射等都是從事雷射器生產。以華工科技、楚天雷射、團結雷射以及中航三江係為核心帶動了光谷雷射產業穩步發展,2016年武漢雷射產業規模約115億元,同比增長接近20%。華中地區武漢周邊城市較落後,無法有效產生雷射加工需求,因此武漢的雷射企業常常需要開拓沿海省份市場,在珠三角與長三角設立辦事處。由於地理上的局限,武漢雷射產業規模被深圳超越是不可避免。近兩年武漢的企業已意識到自身短板,更加積極關注沿海市場,國家雷射加工中心與華工科技也不斷拓展區域中心,包括在滄州、鞍山、寶雞、宿遷等地均有辦事點,奔騰雷射搬遷了溫州,卡門哈斯也遷址蘇州,華日雷射收購了加拿大的超快雷射企業,天琪雷射在歐洲開設了分公司,這些都說明原來的一些武漢雷射企業家眼界更加開闊了,對市場敏感度增加了,因此筆者對武漢的雷射產業發展仍然非常樂觀。
華東地區雷射產業發展勢頭不錯,長三角兩省一市本是經濟發達地區,電子製造、智能裝備、鋼鐵、軌道交通、汽車、化纖、醫藥、食品等都在全國擁有重要地位,這些產業都能採用雷射加工,革新傳統工藝。近年江蘇省在雷射產業進步尤其明顯,蘇州、南京、宿遷等地均快速發展,代表企業包括:亞威創科源、領創、中科四象、洲翔、德龍、迅鐳、天弘、煜宸、英谷、菲鐳泰克、晨銳達、波長光電等,另外外國公司貳陸、PI、理波、通快、伊歐均把中國子公司設在太倉、無錫、蘇州等地,也表明非常看重華東市場。上海與浙江的雷射產業表現比較平穩,除了幾家規模較大的企業,並沒有表現出遍地開花的景象。基於目前華東地區的經濟規模與產業動能,未來10年內的雷射加工增長前景看好。
在雷射加工應用的成長期內,未來國內各個區域的市場都會穩步擴大,目前區域龍頭已逐漸顯現:華南有大族雷射作為領頭羊,與其它企業相比,大族的規模是遙遙領先的,然而2016年業績快速成長的聯贏、光大、百超迪能、宏山幾家的業績規模迅速擴大,在2017年都有可能衝擊10億元業績,華南雷射生態圈將會有微妙的變化。浙江地區,奔騰雷射遷至溫州後得到快速發展,成為地區龍頭企業,2017年訂單增長在50%以上,預計今年業績可能在6億以上,在中小功率方面,嘉泰雷射也發展較快,也是浙江第一家登陸新三板雷射企業。江蘇省億元以上雷射企業超過10家,然而領創、德龍、天弘、迅鐳幾家規模相當,各有所長,而太倉的通快是外資企業,可算是當地的行業龍頭。武漢地區,華工科技、楚天雷射、銳科雷射是地區龍頭,其各有所長,華工提供打標、切割設備,楚天則在焊接方面較強,銳科是國內最大的光纖雷射器企業。華北地區以IPG(北京)、相干公司與天津百超為地區龍頭,而西安則以炬光科技規模最大。綜上所述,華南在雷射產業發展暫時領先,主要原因是企業成為了創新的主角,而且所有的研發都是瞄準市場需求,並且工藝開發方面非常具有前瞻性,這一點是值得其它地區的企業學習的。
通過對雷射電源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得知雷射在技術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先進性。雷射加工的突出優點是加工精度高,不影響材料的物理特性,有助於提高加工質量;加工速度快,勞動生產率高;無污染、原材料消耗低。半導體雷射器和光纖雷射器等先進雷射器,不僅具備早期雷射器的優勢,還克服了早期雷射器效率低、體積大等缺點,在光束質量、易於集成、維護成本、使用壽命等方面也具有明顯優勢,同時可以實現柔性操作和「遙控制」,大大拓展了應用領域。
雷射正從廣度和深度兩方面日益拓展應用領域,逐步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在大工業生產方面,高功率雷射設備在航空、汽車、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的切割、焊接、測量、打標等環節發揮了重要作用。以上便是筆者對雷射電源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了。
更多雷射電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雷射電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