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技術是二十世紀與原子能、半導體及計算機齊名的四項重大發明之一。三十多年來,以雷射器為基礎的雷射技術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已廣泛用於工業生產、通訊、信息處理、醫療衛生、軍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研究等各個領域,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將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雷射在商業上的使用最早起源於美國。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業化國家發現雷射加工在替代傳統製造技術上有著巨大的潛在需求,紛紛發展雷射產業,日本及歐洲地區尤其是德國在雷射產業上迅速崛起,雷射的商用日趨廣泛。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歐美工業已開發國家中,有70%-90%的零部件的切割和焊接都是採用雷射加工方式來完成。其後,發展中國家亦紛紛加大了對雷射產業的研發投入,並在雷射商用市場上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雷射加工技術產業化的實施力度,工業企業逐漸將雷射設備引入生產以替代傳統加工方式或增加新的工藝,推動了雷射產業穩步發展。2001年雷射設備市場銷售額僅為6.32億元,到2013年已超過60億元,雷射設備市場呈現出穩定、高速增長的態勢。
中國處於製造業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傳統生產工藝面臨著升級換代的迫切需求。目前在服裝家紡、包裝印刷、家具裝飾等下遊行業,雷射設備的普及率尚不到2%,因此,這些下遊行業的復甦、整合及產業升級將會給本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
2008年,我國中小功率雷射切割設備市場銷售額約為4.02億元,約占雷射設備市場銷售總額的12%。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2009年我國中小功率雷射切割設備市場增長速度放緩,銷售額約4.49億元。隨著中國製造業產業升級和技術改造的拉動,未來市場將加速增長,預計到2014年,我國中小功率雷射切割設備市場銷售規模將達到16億元
更多雷射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雷射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