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黃金價格的基本類型
目前世界上黃金價格主要有三種類型:市場價格、生產價格和准官方價格。其他各類黃金價格均由此派生。
1、市場價格。市場價格包括現貨和期貨價格。一般來說,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所受的影響因素類似,因此兩者的變化方向和幅度都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於市場走勢的收斂性,黃金的基差(即黃金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差)會隨期貨交割期的臨近而不斷減小,到了交割期,期貨價格和交易的現貨價格大致相等。從理論上來說,期貨價格應穩定地反映現貨價格加上特定交割期的持有成本。因此,黃金的期貨價格應高於現貨價格,遠期的期貨價格應高於近期的期貨價格,基差為負。但由於決定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的因素錯綜複雜,例如:黃金的近、遠期的供給,包括黃金年產量的大小,各國央行黃金儲備的拋售等;黃金的市場需求狀況,這裡又包括黃金實際需求(首飾業、工業等)的變化,黃金回收與再利用等;世界和各國政局的穩定性、通脹率的高低、利率以及一些突發事件都是影響投資者心理的主要因素,進而影響黃金價格的走勢;投機者利用金價波動、突發事件大肆炒作,加上各類對沖基金入市興風作浪,人為製造供需假象。這一切都可能使世界黃金市場上黃金的供求關係失衡,出現現貨和期貨價格關係扭曲的現象,這時,由於黃金供不應求,持有期貨的成本無法得到補償,甚至形成基差為正值的情況,導致現貨價高於期貨價,近期期貨價格高於遠期期貨價格的現象。
2、生產價格。生產價格是根據生產成本建立一個固定在市場價格上面的明顯穩定的價格基礎。以現在的匯價估算,黃金開採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於每盎司260美元。實際上,隨著技術的進步,找礦、開採、提煉等的費用一直在降低,黃金開來成本呈下降趨勢。
3、准官方價格。這是被中央銀行用作與官方黃金進行有關活動而採用的一種價格。在准官方價格中,又分為抵押價格和記帳價格。世界各國中央銀行官方總儲備量1998年大約為34000噸。按目前生產能力計算,這相當於13年的世界黃金礦產量,並且占已開採的全部黃金存量137400噸的24.7%,這是確定準官方金價的一個重要原因。 1、抵押價格。這是義大利1974年為實現向聯邦德國借款,以自己的黃金作抵押而產生的。借款時,以黃金作抵押,黃金按市場價格作價,再給折扣,在一定程度上金價予以保值,因為有大量黃金在抵押。如果金價下跌,借款期的利息就得高於倫敦同業銀行拆放利率。 2、記帳價格。它是在1971年8月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提出的。由於市場價格的強大吸引力,在市場價格和官方價格之間存在巨大差額的情況下,各國因為其官方黃金儲備定價的需要,都提高了各自的黃金官價,於是就產生了為確定官方儲備的准官記帳價格。在操作中主要有三種方法:
(1)按不同折扣標準(以市場淨價或直至30%的折扣)同市場價格聯繫起來,按不同的基礎以不同的調整期來確定金價(分為3個月的平均數。月底平均數等)。
(2)以購買價作為定價基礎。
(3)有些國家以歷史官價確定,如美國1973年3月定的42.22美元/盎司,一些國家按1969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35美元/盎司來確定。准官方價格在世界黃金交易中已成為一個較為重要的黃金價格。
二、世界黃金市場的價格確定機制
作為商品,黃金的價格也是由供需因素決定的。但是,作為一種具有特殊屬性的商品,黃金的定價機制與一般的商品也有很大的差別,黃金價格和國際金融貨幣因素密切相關。
1、倫敦黃金市場的定價機制
1919年,倫敦黃金市場開始實行日定價制度,每日兩次,該價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黃金價格。從1919年9月12日,倫敦五大金行的代表首次聚會「黃金屋」,開始制定倫敦黃金市場每天的黃金價格,這種制度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倫敦市場每天制定兩次金價,分別為上午10時30分和下午3時。由倫敦金銀市場協會黃金做市商(目前十家)代表幾乎全世界的黃金交易者,包括黃金的供給者、黃金的需求者和投機者,決定出一個在市場上對買賣雙方最為合理的價格,而且整個定價過程是完全公開的。
倫敦黃金市場的黃金價格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黃金價格,能夠影響紐約和香港黃金市場的交易價格。倫敦市場的黃金價格是由國際主要定價金行決定的。目前定價金行為國際十大銀行,具有相當的經濟實力和地位,黃金交易規模占相當大的比例,因此他們的成交價對其他金商而言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蘇黎士黃金市場的定價機制
蘇黎士黃金市場是戰後迅速成長起來的世界性的黃金交易中心,它在世界實物黃金交易中保持了獨特優勢,其價格是由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三大銀行決定的。雖然其自身沒有黃金供給,但瑞士特殊的銀行體系和輔助性的黃金交易服務體系,為黃金買賣提供了一個既自由又保密的環境。因此,蘇黎士黃金市場在世界實物黃金交易中保持了獨特的優勢。
蘇黎士黃金市場沒有金價定盤制度,銀行的頭寸不公開,由聯合清算系統對銀行的不記名頭寸進行加總,根據這些頭寸的變動,在每個交易日的任一特定時間,結合供需狀況確定當日交易金價。此價格即為蘇黎士黃金市場的黃金官價,全日金價在該價格的基礎上自由波動,而無漲停板的限制。蘇黎士黃金官價對蘇黎士黃金總庫的成員具有約束力。
蘇黎士黃金市場是無形市場,黃金業務主要在銀行與客戶、銀行與銀行之間進行,該市場的經營特色是現貨交易,包括金條、金幣買賣等。商業銀行對國際金價形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黃金作為一種准貨幣商品,其定價機制不同於普通商品,離不開商業銀行的參與。
3、紐約黃金市場的定價機制
目前,紐約黃金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期貨和期貨期權交易市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集團紐約COMEX分部是黃金場內交易市場,其交易的所有黃金期貨和期貨期權都必須在此通過公開喊價的方式或者其交易系統進行交易。紐約市場價格黃金衍生品交易及定價方面具有全球權威性
4、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定價機制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成立於1910年,一直保持著與眾不同的黃金交易方式。會員可以在場內以公開喊價的方式進行交易。如果莊家開價,一口價可以成交2000司馬兩。所有交易都以口頭形式決定,無須簽訂合約。
全球各大黃金市場的價格相互影響。全球各大金市的交易時間,以倫敦時間為準,形成倫敦、紐約(芝加哥)連續不停的黃金交易。倫敦每天上午10:30的早盤定價揭開北美金市的序幕。隨後,紐約等市場先後開市。當倫敦下午定價後,紐約等市場仍在交易中,香港市場也會加入。倫敦的尾市價格會影響美國的早市價格,美國的尾市會影響到香港的開盤價,而香港的尾市價和美國的收盤價又會影響倫敦的開市價,如此循環。
三、黃金價格波動影響因素
由於黃金兼具商品、貨幣和金融屬性,又是資產的象徵,所以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匯市、歐美主要國家的利率和貨幣政策、各國央行對黃金儲備的增減、黃金開採成本的升降、工業和飾品用金的增減等諸多因素,黃金價格的短期走勢還可以參照黃金與美元、石油、股市、通貨膨脹、黃金市場的季節性供求因素、國際基金的持倉、投資者的心理情況和戰亂等因素,對金價走勢進行相對比較簡單的判斷和把握。
1、黃金價格與美元指數
****************************************************************************************。
2、黃金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
****************************************************************************************。
3、黃金價格與通貨膨脹
****************************************************************************************。
4、黃金價格與股票市場
****************************************************************************************。
5、黃金價格與黃金現貨市場季節性供求因素
****************************************************************************************。
6、黃金價格與國際基金持倉水平
****************************************************************************************。
7、政治因素
****************************************************************************************。
8、投資者的心理預期等其他因素
****************************************************************************************。
四、世界黃金價格歷史回顧
第一次 時間:1861-1865年,幅度:250%-300%
186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個《法定貨幣法案》,規定名為「綠背美鈔」的紙幣可以作為貨幣流通。綠背美鈔與黃金之間並沒有法定比價關係,實際上就是放棄金本位制。隨著紙幣的大量印製,通貨膨脹不可避免。因為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是英國,而英鎊卻是與黃金掛鉤的,所以用綠背美鈔表示的黃金價格基本上是1英鎊的美元價格。戰爭初期,1英鎊黃金價值4.86美元,但是在1862年以後,綠背美鈔相對於黃金大幅貶值。到1864年達到頂峰,當時買1英鎊的黃金需要12美元。
第二次 時間:1970-1980年,幅度:24倍
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確定了美元本位的世界貨幣體系:會員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與黃金掛鉤,35美元兌1盎司黃金,各國可以用35美元/盎司的價格向美國購買黃金。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為了援助歐洲各國災後重建,美國不斷地向世界輸入美元,歐洲也由戰後的「美元荒」過渡到了1960年代末的「美元災」。由於美元泛濫成災,通貨膨脹已經愈演愈烈。當1971年8月15日,尼克森政府宣布美國放棄美元與黃金之間的固定比價關係後,世界進入法幣時代,也就是進入全面通貨膨脹時代,黃金出現暴漲:從35美元/盎司漲到1980年的850美元/盎司。
第三次 時間:2002至-2008年3月,幅度:300%
網絡泡沫與「9.11」之後,自2001年初至2003年6月,美聯儲共採取13次降息行動,將聯邦基金利率從6.5%降到1%(這是1958年以來的最低點),並將這一利率水平維持了一年時間。這一極為寬鬆的貨幣政策為隨後幾年美元的大幅貶值,以及美國向全世界輸送通貨膨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致使2008年全世界有70多個國家的通脹率達到兩位數,而辛巴威由於惡性通脹蔓延,則不得不取消了本國貨幣。在通貨膨脹的帶動下,黃金再次開始「閃光」,儘管最低點出現在1999年,但是實際上漲是從2002年開始的,到2008年3月,上漲到最高點1032美元/盎司,漲幅為300%。
五、2007-2011年世界黃金市場價格分析
1、影響黃金價格的主要因素
由於黃金兼具商品和金融兩種屬性,所以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很多,且比較複雜。除供求關係外,美元指數的變化、CPI指數、國際政局變化、原油價格變化是影響國際金價的最主要因素。其中CPI指數、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國際政局變動與國際金價具有正相關關係,而美元指數變化與國際金價具有負相關關係。
2、未來黃金價格趨勢
1)有利於黃金價格上升的因素
****************************************************************************************。
2)不利於黃金價格的因素
****************************************************************************************。
3)黃金的未來價格
****************************************************************************************。
圖表 7:2007-2011年全球黃金市場均價分析 美元/盎司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