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金礦行業分析報告 >> 當前金礦存在的問題

當前金礦存在的問題

2000-01-01 00:00: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一、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法律法規不健全,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優惠政策不到位

  一些貧富兼采的低品位礦石和開展綜合利用回收的共伴生有用組分,由於這部分資源的回收利潤很低甚至還需資金補貼,稅費收取按量不按質,加大了利用成本,搞綜合利用反而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綜合利用資源的積極性不高,黃金價格的波動甚至導致采富棄貧。關於對礦業「三廢」等二次資源的收集、回收等相關政策尚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界定。

  二、礦產資源損失、浪費和破壞嚴重

  大多數黃金礦山,尤其是小型礦山往往是在勘探程度很低的情況下動工興建的。礦山投產後生產、基建、技改同時進行,多數小型企業在選冶工藝上技術、管理水平低,再加上初期採選方案考慮不周,往往造成較大的資源損失、浪費和破壞。靈寶市冶煉廠由於浮選精礦脫藥和細磨工序不完善,造成氰化浸金槽大量泡沫溢出,為此只好減少充氣量,氰化浸金率僅90%左右,氰渣含金仍在6-9g/t,有時甚至遠遠超出該地區原礦的含金品位。

  三、尾礦資源開發利用不夠,多種有價伴生元素沒有得到充分回收利用,環保效率低

  對黃金礦山來說,目前我國黃金礦山尾礦品位多數都在0.5g/t以上;有的高達4g/t以上,同時尾礦中還含有Cu、Pb、Zn、S、Fe、Ag、Sb、W等。尾礦再選是提高黃金及其共伴生元素回收水平的有效途徑。我國現存的10億t黃金選礦尾礦中,可供利用的黃金資源達300-400t之多。另外,岩金礦山每年還有25t黃金繼續損失到尾礦中,尾礦金品位高達0.35g/t。在吉林夾皮溝金礦,老礦區尾礦存量約30萬t,尾礦含金品位為1.0-1.5g/t,新尾礦庫的尾礦含金品位為1.4-0.68g/t。據估算,新老尾礦庫中的尾礦共有黃金儲量16t,銅280t,銀2t,鉛500t。

  許多黃金礦山目前尚未開展綜合利用,但尾礦多已堆存。例如老柞山金礦礦石含銅、鈷,兩者都沒有回收;河南上宮金礦,礦石含銀、碲,銀經浮選,以含量銀方式回收,碲尚無回收措施,但已作尾礦堆;湖北雞籠山是多金屬共生礦體,含銅、銀、硫、鉛、鋅、錳,目前僅回收前3種元素,後3種元素因回收成本高,尚未開展工作。還有很多中小型礦山,共伴生硫根本不作回收,直接排放,給環境帶來很大污染。尾礦回收常採用的技術有重選、浮選、氰化等工藝,雖然尾礦中回收金取得了可觀的效益,但目前,正是由於只注重金的回收,而對尾礦中存在的其他伴生金屬元素的回收率普遍較低,非金屬元素基本上得不到回收,造成資源二次浪費。影響共伴生元素回收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礦山本身的經濟技術條件有限,無法開展回收利用;二是技術條件已具備,但回收的經濟效益不佳,企業沒有積極性。

  四、科技投入和人才培養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我國金礦綜合利用的科研力量還很薄弱,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也很不夠。一方面由於工業部門分散,地礦的科研力量不集中,儀器、設備、裝備落後,形不成拳頭。另一方面,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基礎研究力量嚴重不足。在部署地質找礦工作時,沒有同時部署與綜合評價、綜合利用研究的試驗研究工作。已有科研成果轉換率較低。總之,目前我國的黃金生產企業,在難處理金礦資源的綜合利用上認識尚未達到應有的高度,特別是對其重要性和迫切性認識不足,尚未能正確處理好資源、環境、效益協調發展的關係。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