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低溫金屬材料的發展不僅促進了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的革命,而且對製造業、物資供應以及個人生活方式產生重大的影響。加上國家對行業的進一步規範,以及相關行業優惠政策的實施,耐低溫金屬材料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以下是耐低溫金屬材料市場前景分析。
耐低溫金屬材料市場前景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金屬製品在工業、農業以及人們的生活各個領域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也給社會創造越來越大的價值。金屬製品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難,例如技術單一,技術水平偏低,缺乏先進的設備,人才短缺等,制約了金屬製品行業的發展。為此,可以採取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培養適用人才等提高中國金屬製品業的發展。
金屬製品業中的金屬材料是指具有光澤、延展性、容易導電、傳熱等性質的材料。一般分為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兩種。黑色金屬包括鐵、鉻、錳等。其中鋼鐵是基本的結構材料,稱為「工業的骨骼」。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新型化學材料和新型非金屬材料的廣泛應用,使鋼鐵的代用品不斷增多,對鋼鐵的需求量相對下降。但迄今為止,鋼鐵在工業原材料構成中的主導地位還是難以取代的。
金屬材料通常分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耐低溫金屬材料和特種金屬材料。
1、黑色金屬又稱鋼鐵材料,包括雜質總含量《0.2%及含碳量不超過0.0218%的工業純鐵,含碳0.0218%~2.11%的鋼,含碳大於 2.11%的鑄鐵。廣義的黑色金屬還包括鉻、錳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屬是指除鐵、鉻、錳以外的所有金屬及其合金,通常分為輕金屬、重金屬、貴金屬、半金屬、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等,有色合金的強度和硬度一般比純金屬高,並且電阻大、電阻溫度係數小。
3、特種金屬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結構金屬材料和功能金屬材料。其中有通過快速冷凝工藝獲得的非晶態金屬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納米晶金屬材料等;還有隱身、抗氫、超導、形狀記憶、耐磨、減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屬基複合材料等。
當前,我國耐低溫金屬材料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戰略調整期,發展面臨消費峰值逼近、產能過剩嚴重、投資增速下降、轉型升級迫切、國際競爭加劇、質量效益堪憂等一系列問題。但同時也存在世界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特別是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突破,由此帶來的新工藝技術、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不斷湧現,為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7月份,全國十種耐低溫金屬材料產量同比增長9.3%,增速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其中,電解鋁產量增長14.2%,提高7.1個百分點;銅產量增長9.6%,回落6.9個百分點;鋅產量下降2.9%,去年同期為增長9.4%;鉛產量下降2.4%,降幅同比收窄7.2個百分點。1-7月,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2949萬噸,同比增長9.4%,增速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電解鋁產量1833萬噸,增長12%,提高4.5個百分點;銅產量441萬噸,增長9.1%,回落0.7個百分點;鉛產量227萬噸,下降3.9%,降幅同比收窄0.2個百分點;鋅產量358萬噸,增長10.4%,提高7.7個百分點。氧化鋁產量3288萬噸,增長12%,提高6.1個百分點。其中耐低溫金屬材料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7.59億元,同比下降7.31%;耐低溫金屬材料加工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32.68億元,同比增長7.76%。
未來的發展政策
一、完善科研體制。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科研單位都要對金屬材料發展的重要性有足夠的認識。把科研、教學、生產相結合,既要重視尖端技術的發展,也不能忽視基礎的研究在企業要加快新技術的應用,淘汰落後的生產手段和製造設備,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金屬材料品種繁多,在未來的政策制定上要能夠突出其發展重點,能夠集中科研資源,重點突破金屬材料的回收再利用。
二、具有特殊社會效益和企業效益的是廢舊金屬的回收再利用問題,廢舊金屬回收最大的特點是金屬可以不斷地循環利用,比礦業採集和冶煉的金屬製成原材料成本低,而且分揀後的質量是相同的。同時又能節約能源為社會和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又能帶來環境上的效益。未來金屬材料行業應該大力支持廢舊金屬的回收再利用,用物理、化學等方法將鋼鐵、鋁、銅等金屬材料分別回收,重新再利用。
綜上所述,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同金屬材料關係十分密切。繼石器時代之後出現的銅器時代、鐵器時代。均以 耐低溫金屬材料的應用為其時代的顯著標誌。現代,種類繁多的金屬材料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而且耐低溫金屬材料不僅是世界上重要的戰略物資,重要的生產資料,而且也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費資料的重要材料以上是耐低溫金屬材料市場前景分析。
更多金屬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金屬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