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2019年全球基因檢測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92億美元,主要企業有華大基因、貝瑞基因、達安基因等,以下是基因檢測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基因檢測行業是精準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因檢測行業分析指出,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人口大國,我國基因檢測發展迅速,2019年我國基因檢測行業規模達到603.29億元,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15.49億元,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7.87%。
基因檢測行業發展現狀指出,基因檢測行業可分為三大細分領域,即科研級基因檢測、臨床級基因檢測、消費級基因檢測。在我國259家提供基因檢測服務的公司中,有118家公司提供科研級基因檢測服務,126家公司提供臨床級基因檢測服務,113家公司提供消費級基因檢測服務。
市場需求方面,截至2019年,我國累計參與消費基因檢測的人數達到30萬人(DTC市場,不包括體檢、保險等進行基因檢測的人數)。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能力和健康保健意識愈加強烈,預估2020年我國基因檢測量至少在300萬人次以上,且逐年遞增。
政策管理方面,不少基因檢測公司與醫療機構合作,以科研的名義為患者提供除NIPT以外的醫學診斷服務,由醫院提取受檢者的信息,再送到檢測公司進行檢測,由檢測公司出具檢測報告而非醫療機構。通過這樣的「灰色運行」,檢測公司可以得到訂單、積累數據,推薦患者下單的醫生則獲得用藥指導依據、科研數據、銷售提成。
北京、廣東、上海三地基因檢測產業發展領先全國,除了當地具有人才和資本資源優勢以外,地方制定的產業政策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因檢測行業發展現狀指出,無論在頂層的產業規劃還是在細分領域的發展規範,當地政府均制定了相關文件,有效促進了基因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進入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我國診斷及基因檢測行業的融資環境進一步趨緊,私募融資領域頭部效應顯著,基因檢測類公司在交易數量及融資金額上均名列前茅;科創板開板半年來,IVD成為生物醫藥板塊中的熱門細分領域;併購市場全年共成交兩筆超過10億人民幣的重大交易。
2020-2025年中國基因檢測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我國對基因檢測的監管體系基本形成,產業發展進入正軌,發展走上快車道。加上公眾自身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對於基因檢測價值的認知不斷提高,將為基因檢測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預計基因檢測將以患者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決定治療方針,針對腫瘤、心血管疾病等可以給予個性化的治療方式,能夠更精確、更高效地治療疾病,以上便是濃基因檢測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基因檢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基因檢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