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行業競爭基本屬於完全競爭市場,產品差異較小,行業集中度不高。根據中國氯鹼工業協會統計,截至2011年末,我國PVC生產企業達67家,產能2,162萬噸,產能位列全國前十位企業的總生產能力占全國總產能的31%,但與聚氯乙烯強國相比,我國聚氯乙烯樹脂行業領先企業的產能依然較低,行業集中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大規模基礎建設投資以及城鎮化進程加快使我國PVC續期持續增長。2005年我國PVC消費量為787萬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PVC消費市場。此後我國PVC消費量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11年國內PVC產量達1,310萬噸,加上累計淨進口量,表觀消費量達到1,373萬噸,創歷史新高。
目前,國內聚氯乙烯行業競爭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國內不同工藝路線企業之間的競爭;二是相同工藝路線(電石法)企業之間的競爭。由於我國缺乏石油資源,石油乙烯路線產能僅占國內總產能的25%,因此,電石法企業之間的競爭構成了國內聚氯乙烯行業內的主要競爭。同時,由於我國PVC的產能、產量主要分布於華北和華東地區,因此,東部地區內的競爭要大於西部地區的競爭。PVC產品屬於大宗化工基礎原料,產品質量和性能差異較小,產品的競爭能力主要體現在生產成本的高低。獲取更為廉價的原料,降低生產成本成為過去幾年行業內企業競爭的焦點。未來隨著我國PVC產能逐步向中西部資源富集地區轉移,尤其是政府對優惠電價的取消和差別電價的執行,環保、節能減排力度的加大,氯鹼行業傳統價格競爭模式必然會向企業綜合競爭模式轉變。同時具備原料優勢、成本優勢、技術優勢、資金優勢、管理優勢的企業,並發展為「煤-電-電石-PVC-其他衍生產品」產業鏈一體化的大型綜合企業,將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更多聚氯乙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聚氯乙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