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聚氯乙烯行業投資概述
一、 PVC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1、市場競爭風險
目前,國內PVC行業的競爭,一方面來自國內不同工藝路線的企業之間的競爭以及相同路線的企業之間的競爭,另一方面來自關稅壁壘消失後進口產品與國內產品之間的競爭。國內石油路線的企業和國外大公司在石油價格普遍高漲的條件下,已無力採用規模和價格優勢與國內電石法企業進行競爭,在今後一段時期內只能在市場占有率方面控制和影響國內市場。而最值得關注的應該是相同路線(電石法路線)的PVC生產企業,特別是一些上市公司,資金力量雄厚,開發新產品和新技術的起點高,後勁足,將成為今後PVC行業內強勁的競爭對手。
2、潛在進入風險
對PVC行業而言,進入障礙主要表現為規模經濟、生產技術、較高的轉移成本、政府政策以及產業內企業的共同抵制等方面。整體而言,由於引進技術的普及、環保治理要求不到位,PVC行業進入障礙逐漸減小,新進入企業明顯增多。事實證明,隨著一些新的PVC生產企業的陸續投產,PVC價格持續下滑,並長期在低位徘徊,整個行業利潤率下降,一些企業甚至已處於虧損狀態。新進入企業的增多導致行業內無序競爭。當然,一些新興企業缺乏必要的技術開發力量,雖然目前裝置技術水平較高,對行業可能造成一定的威脅,但這是暫時的,隨著行業的整合和發展,這些企業會逐漸失去優勢。
3、原材料壓力風險
PVC企業規模的快速擴張,特別是PVC產能的不斷擴大,電石、乙烯等原料的需求增長量超過了原料供應的增長量,原料和能源供應的緊張程度加劇了。原料的供不應求使原料供應商處於有利的地位。當然,國內電石等原料供應企業分布分散,規模相對較小,還不能形成壟斷,不能對PVC行業的發展形成威脅。值得關注的是西部一些電石生產企業具有潛在的向一體化發展的能力,且一些企業已介入PVC產業。這些企業具有較大的原料供應和成本優勢,對現有PVC企業構成一定威脅。
4、替代產品競爭風險
由於市場價格波動較大,部分產品開始出現替代品。一方面是用途相同的替代品,另一方面是進口產品。由於PVC性能優良、用途廣泛、價格適宜,目前替代品的威脅較小,但需預防進口產品的衝擊。根據外部環境的分析,國內PVC企業的生產和發展有風險也有機會,只要相關企業能夠抓住機遇,改進工藝和技術,消除環境污染,降低能耗,就能夠與國內外先進企業抗衡,贏得競爭優勢。
二、 PVC企業投資策略分析
1、加大行業和產品的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力,投資企業也應該及早準備,主動應對,樹立有利於環境保護的形象。
2、加強PVC產品規模化、配套化生產,改變有的企業生產規模小、工藝落後、產品檔次低、質量不穩定、地區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的局面。
3、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開發,進一步提高產品精度、可靠性、穩定性,開發新產品,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完善質量管理措施,規範市場行為。企業要負起社會責任,誠實守信,嚴格按國家相關標準組織生產,不做損害行業形象的事情。
5、加大推廣應用力度,大力開拓新市場。以多種形式促進塑料管道在西部地區和小城鎮的應用。同時積極開拓塑料管道在電力、通訊、公路、鐵路、工業、農業等領域的應用市場。
6、加強技術培訓。建立專業培訓基地,組織編寫教材,有計劃地對生產和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加強標準、規範的學習與宣貫。
7、加快pvc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第二節 聚氯乙烯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一、 中國聚氯乙烯產業展望
我國PVC行業正在經歷或者未來必然要經歷產業結構和生產布局的調整,將由高速發展向平穩整合過渡。而且2011年新增產能大量投產,將加快行業整合的步伐。
中國氯鹼網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11月份,國內聚氯乙烯(PVC)產能已上升到2069萬噸,同比增長16.2%。2011年中國將有接近574萬噸的新擴或新建產能投產。專家預測,受此影響,2011年PVC供大於求態勢短期難改,企業盈利難度加大,價格將在高點波動。同時由於產能擴張過快及投資者對能源、資源性物資占有程度的差別較大,行業整合的腳步也將隨著大量產能的釋放而加速。
1、價格高起點波動
去年年底,國內PVC價格在沖高之後進入理性回歸,但PVC價格下跌幅度和速度分別大於、快於原料價格下跌,PVC企業經營狀況很快由高盈利變為面臨虧損。2011年成本和供需關係仍是決定國內PVC市場價格的關鍵。由於產能過剩的問題仍突出,供大於求態勢難以改變,而原材料及各種動力成本始終較高,PVC企業盈利難度加大。
為保證「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如期完成,去年各地不斷加大落實相關限產策,其對氯鹼及相關行業的影響在下半年逐漸顯現。PVC行業受電石原材料供應緊張以及限電、限產等措施影響,行業在產裝置月平均負荷始終在60%上下。開工不佳造成市場貨源短缺,PVC價格在去年9月份之後明顯上漲。然而,原材料價格居高和開工率偏低導致綜合成本增加,產品價格上漲並未從根本上改善行業整體的運營效益。
「十二五」期間,國家針對「兩高」行業將會制定更趨具體的能耗控制、清潔生產、差別電價等執行措施,國家宏觀策的落實將引發PVC價格震盪。而且,2011年國家對行業規劃強調調控,房地產的陰晴變化也會影響PVC需求,預計未來國內PVC市場價格將會在高起點波動,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2、多樣化整合加速
我國PVC行業正在經歷或者未來必然要經歷產業結構和生產布局的調整,將由高速發展向平穩整合過渡。而且2011年新增產能大量投產,將加快行業整合的步伐。
今後PVC行業整合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煤炭、電力、冶金等資源性行業向PVC業擴張。現有PVC生產企業中已經有很多煤炭、電力等背景的企業,如內蒙古君正化工、內蒙古億利化學、內蒙古吉蘭泰鹽化等,該類企業數量正在逐步增多。二是上企業通過兼併重組方式對PVC生產企業進行整合,如河南平頂山煤業集團同神馬集團合併組建了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這種整合未來將會更加多見,我國PVC行業發展將更為多樣化。
3、出口有望擺脫低迷
海外需求持續低迷、國內市場價格走高、人民幣升值等諸多因素,極大影響了我國PVC純粉的出口貿易。如不考慮2009年金融危機的特殊因素,2010年國內PVC純粉出口量有可能成為200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從去年PVC純粉出口市場來看,俄羅斯和一些中亞國家已經取代了印度、土耳其成為中國PVC純粉的主要出口市場。
PVC產能不斷增加將使生產企業努力尋求更合適的出口貿易空間,隨著各國經濟恢復和對外貿易交流秩序的認同度提高,中國PVC出口業務有望在未來取得反彈。
此外,東部氯鹼企業尋求精細化發展思路,大型PVC生產裝置將逐漸西移。西部地區依靠資源、能源價格優勢,裝置大型化、集中化的趨勢十分明顯,對PVC市場的控制力逐漸加強。而東部地區不少PVC企業一方面面臨搬遷壓力,另一方面行業准入裡面規定,東部地區原則上不再新建電石法PVC項目及其配套燒鹼項目,最近兩年東部搬遷或改擴建企業已不把PVC業務作為主要方向,更多的是利用自備氯氣資源進入門檻高、附加值高的精細化工領域。
二、 2011-2015年聚氯乙烯行業發展預測
「十一五」期間我國氯鹼行業規模出現爆發性增長,目前產能過剩嚴重,總體產能利用率不高。截至2010年底,中國聚氯乙烯(PVC)產能共計2043萬噸/年(含糊樹脂),產量****萬噸;中國燒鹼產能共計3021萬噸/年,產量2086萬噸,開工率分別為55%和69%。
預計到2015年經過產業調控、企業整合和技術改造等方式,氯鹼行業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水平較大提高,到「十二五」末,我國聚氯乙烯(PVC)產量將達到****萬噸,年均增長10%。
圖表 20:2011-2015年我國聚氯乙烯產能產量預測 單位:萬噸
|
2011年E |
2012E |
2013E |
2014E |
2015E |
產能 |
|
|
|
|
|
產量 |
|
|
|
|
|
數據來源:中安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