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中國機械零部件行業新三板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居第一的是恒基股份,營業總收入達40320.75萬元,同比增長66.95%。機械零部件是機械產品中的重要基礎件,屬於機械產品中的通用易耗件和快消品,下遊客戶具有持續購買零部件更換的潛力。以下對機械零部件行業布局分析。
機械零部件行業投資分析,我國機械零部件製造廠點約30,000家,從業人員約100萬人。2015年全國模具總銷售額約1,718億元,企業自用機械零部件產值約400億元。2018年全國機械零部件總銷售額預計能達到1,985億元。機械零部件行業分析指出,2013年至2020年,我國機械零部件總銷售額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6.1%,隨著我國「十三五規劃」、「中國製造 2025」以及「國際工業4.0」的推進,按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保守估計,未來幾年我國機械零部件銷售總額情況如下圖所示:
中國機械零部件總銷售額情況圖
不同的發動機機型對零部件的設計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行業企業主要採取以銷定產的模式,根據訂單情況安排生產和銷售計劃。訂單獲取方式主要分為同步研發和按圖開發兩種。現從三大方向來分析機械零部件行業布局。
第一、 加大對零部件研發的支持力度。機械零部件行業投資分析,目前國外大零部件供應商有自主開發能力,研發費用普遍占銷售收入5%至7%以上,而國內企業大多缺乏產品開發能力,研發費用一般僅占銷售收入1%到2%。自主研發能力欠缺,導致國內零部件企業沒有市場話語權,易受整車企業左右。
第二、 加強國內外聯合開發,扶持中高檔產品生產。機械零部件行業投資分析,我國勞動力成本與歐美相比僅為歐美的20%左右,我國零部件中低檔產品出口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但未來零部件業的競爭僅有低價遠遠不夠,高科技含量較高的零部件大多由外方控股或獨資生產的狀況,不利於企業發展。專家建議,國內有關部門應在為企業介紹國外技術標準、在各種相關法規方面予以指導與服務。同時,鼓勵國內外聯合開發,或請國外技術科研機構幫助開發,引進技術。
第三、 挖掘小企業精、專、靈的優勢,鼓勵國內零部件企業聯合協作。機械零部件行業投資分析,目前,我們有5000家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零部件企業,加上村辦、小型非國有企業,總數達8000餘家。小企業之間的聯合,雖然缺乏品牌上的競爭優勢,但以聯合協作的方式生產,數家小企業精密分工、合作,也能有效地實現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
總體而言,大多數零部件企業仍然在挑戰中看到了更多機遇。零部件行業一定要聚合人才。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說汽車產業的寒冬來臨了,但這恰恰是企業吸納人才的好時機。機械零部件行業投資分析,企業還應該加強對前瞻創新能力的建設,要把前瞻性研發提到議程上,依靠逆向工程是很難在行業內立足的。不僅如此,在全新的競爭環境下,傳統的零部件企業還需學會依靠資本的力量加速企業轉型。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擁抱全球化,堅持走出去的道路。只有堅持走出去,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才會越來越強。
更多機械零部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械零部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