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的過程,能源開發力度的增強和工業企業生產體量的加大,環境污染壓力日益加劇。2018年我國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8.2億千瓦,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約8.5億千瓦,以下是空氣污染行業概括及現狀分析。
我國環境污染程度越來越嚴重,是由於我國環境治理中,僅水污染與固體廢棄物治理的市場化程度較高,其餘如大氣污染治理由於易受天氣影響並且會在不同地域間轉移,因此一直以來,政府對大氣污染治理的積極性較低,這部分市場也較為薄弱。
空氣污染行業分析認為,我國大氣污染的主要來自於工業端排放。2016年,我國工業二氧化硫廢氣排放中,電力行業所占比例高達47.52%,而鋼鐵、水泥建材、有色冶金行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達10.64%、13.26%、6.04%。
2017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全年優良天數比例分別為56.0%、74.8%、84.5%,較2016年分別下降0.8、1.3、5.0pct。空氣污染行業概括及現狀指出,北方城市秋冬季節空氣品質明顯好轉,10月-12月,京津冀地區PM2.5濃度削減幅度均在40%以上,平均優良天數比例64.73%,同比上升34.1pct。
2018年,我國平均霾日數27.5天,比2017年減少10.5天,比2013年減少19.4天。74個重點城市優良天數比例為73.4%,比2013年上升7.4pct,重污染天數比2013年減少51.8%,全年PM2.5、PM10平均濃度為47.33、82.33微克/立方米,分別較2013年下降4.65%、34.52%。
2019年為「氣十條」目標指標考核年,要求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但北京市2013至2019年上半年PM2.5年均濃度為86μg/m3、81μg/m3、73μg/m3 ,大氣污染物減排任務仍然艱巨。
除塵是我國大氣污染治理三大目標之一,主要集中於火電行業和建材、化工、有色、石化等非火電行業。大氣污染防治與霧霾治理需要較長時間,十三五期間仍將成為政府重點關注和解決的熱點問題。環保部、發改委、能源局印發《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超淨排放改造提速擴圍,役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由原來的東部地區擴圍至中部地區,帶動了新建和改造除塵設施的需求。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對環保提出細化要求:「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空氣污染行業概括及現狀指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減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別減少3%左右和5%左右。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區域聯防聯控。」
今年再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預計今後五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23%、15%、18%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著力抓好減少燃煤排放和機動車排放。」
空氣污染行業概括及現狀指出,除塵技術的應用發展與我國工業化進程密切相關,更與我國日趨嚴格的大氣排放標準聯繫緊密。根據《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到2020年,全國所有具備改造條件的燃煤電廠力爭實現煙塵排放濃度不高於10毫克/立方米。
更多空氣污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空氣污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