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對於我國貿易全球化奠定了基礎,行業交易規模在不斷增長,出口電商這塊市場也很巨大。但是目前我國的跨境電商面臨著平台門檻低導致對於企業的信任度很低並且監管力度不行行業比較亂,還有一個是商品類分布不均衡的問題。跟隨筆者來看下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和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
跨境電商作為國內企業出海的重要途徑,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跨境電子商務作為推動經濟一體化、貿易全球化的技術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蓬勃發展,我國跨境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呈穩步增長趨勢,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交易規模達142000億元,較2020年增加了17000億元,同比13.60%,國內消費升級對海淘商品需求量大,出口電商市場更是龐大,巨大市場發展空間支撐了行業快速發展。
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占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1萬億元的36.32%,2021年受諸多跨境電商企業經營受損,以及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21.4%的背景下,跨境電商行業滲透率占比依然超過35%。未來隨著行業規模不斷增長,滲透率也將不斷提升。目前進口與出口跨境電商市場在政策鼓勵、稅收優惠等助推下均已達到一定規模初步成熟,市場核心驅動力是需求及生產端對海外的領先,在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的進出口結構上,出口占比達到77.46%,進口比例22.54%。
(一)跨境電商平台門檻低:對企業約束小隨著國際市場不斷開拓,跨境電商的准入門檻逐漸降低,申報條件過於簡單。我國跨境電商主體的數量和跨境貿易總量還在不斷增長的同時部分規模相對較小的電商失信、缺信的問題也逐漸顯露。跨境電商企業問題大多體現在進口方面,主要包括監管不力、失信行為,最典型的例子是跨境電商進口產品不合格。
(二)出口跨境電商品類分布不均衡:根據上述我國出口電商品類分布現狀,我國出口的產品多屬於電子產品以及輕工業領域,第三產業所占比重相對較小,這種情況使得出口行業出現兩極分化的可能性更高。從短期來看,貿易額的進一步增長會使跨境電商貿易的總量進一步擴大,但是從長期看,貿易額的進一步增長會使得出口產品結構出現不平衡的情況。
跨境電商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近幾年發展迅速市場規模處於增長趨勢,但是近兩年因為新冠疫情還是對跨境電商有一定的影響,未來跨境電商還需要多規範化專業化。
更多跨境電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跨境電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