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鋇在自然界主要是以重晶石礦形式存在,分子式為BaSO4,純硫酸鋇顯白色、有光澤,由於雜質及混入物的影響也常呈灰色、淺紅色、淺黃色等,結晶情況相當好的硫酸鋇還可呈透明晶體出現。硫酸鋇分為兩種生產工藝,物理法和化學法。以下對2017年硫酸鋇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物理法生產工藝可以簡述為,重金石塊直接研磨成粉,根據客戶的需要再分細度研磨,優點價格低廉,缺點,雜質多,純度低,白度不穩定。
化學法生產工藝比較複雜,基本工藝為人工選石、洗石、酸洗、水洗、粉碎等等,其出來的硫酸鋇純度高、白度好、雜質低等優點,由於其工藝的複雜性,其缺點也就是價格是普通硫酸鋇的一倍。
2017-2022年中國硫酸鋇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硫酸鋇具有化學惰性強,穩定性好,耐酸鹼,硬度適中,高比重,高白度,能吸收有害射線等優點,是一種具有環保功能的材料,因此廣泛用於各種塗料,中高檔油墨,醫藥合成化工,橡膠、造紙、陶瓷、化妝品等領域。
沉澱硫酸鋇利用氫氧化鎂洗水中的鋇與硫酸鈉水溶液反應生產硫酸鋇,對其工藝條件進行了優化,確定了最佳工藝條件:控制硫酸鈉過量10%,反應溫度50℃,反應時間30 min,保溫陳化時間50 min;濾餅用質量分數5%的稀硫酸溶液洗滌,再用電滲析水洗滌。將此技術應用於工業生產,生產出的硫酸鋇產品達到了一等品的標準,沉澱硫酸鋇實現了氫氧化鎂生產的洗水零排放,不但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而且鋇得到了完全回收利用,提高了生產效益。
硫酸鋇的使用面逐漸拓寬,硫酸鋇的生成工藝如下:
第一、干法粉碎工藝:重所周知任何硫酸鋇產品的主要原材料是重晶石礦石.這種生產是利用雷蒙機或者是氣流粉碎工藝方式進行生產加工,然後再利用旋風分離方式進行分級後所獲得的產品.此類生產工藝比較簡單,容易控制,但是此工藝只是就重晶石原料表觀尺寸進行加工,結果只是改變了重晶石的外部粒徑尺寸而已,而其內在的化學成分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產品密度較大(4.2-4.4)其實完全可以理解為石粉的概念.那麼重晶石礦石在特有的地質帶經過長期的形成過程中,會伴有化學結構相類似的共生態、同位素礦石(例如:鍶、矽、鎂等).所以此類生產工藝的產品化學成份不是非常純正.其中會有部分的鍶、矽、鎂等物質,而且會隨著礦山或者開採深度、角度的不同產品的化學成分也各為不同.一般會應用在部分對產品密度要求較高的產品中(例如:籌碼料).
第二、濕法研磨工藝:這種工藝是利用雷蒙機粗破碎至一定細度目數,然後將其分布在液態介質中,使用研磨珠進行球磨,最後乾燥獲得產品.此類工藝的產品亦為石粉類硫酸鋇產品.唯一與干法工藝不同的是粒徑比較均勻,缺點是成本高於干法工藝產品.
更多硫酸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硫酸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