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糧種的改進、單產的提高和國家對糧食烘乾設備的投資增加,建設大、中、小型糧食烘乾設施的越來越多。能否選配質量高、使用壽命長、經濟實用、可靠性好和自動化程度高的烘乾機至關重要。所以小編就來為大家做一個糧食烘乾機產業布局的簡要分析。
糧食烘乾機產業布局之國內行情:目前我國糧食烘乾機械化水平不足10%,是農業全程機械化的「短板」。在政府補貼刺激下,糧食烘乾機市場年均增速在50%以上,成為農機行業重要增長點。但也暴露出行業標準缺乏、准入門檻過低導致的魚龍混雜現象,急需提質增效,改善行業生態。在去年全國農機行業增速大幅下跌的形勢下,糧食烘乾產業逆勢增長,全年糧食烘乾機產量1.4萬台,同比增長超過30%,成為農機行業重要增長點。專家認為,我國糧食烘乾機產業正處於導入期,需要加強政策扶持力度,推進糧食烘乾裝備產業發展。
糧食烘乾機產業布局:2011年開始,糧食烘乾設備被列入國家農機補貼目錄,在國家財政補貼30%的基礎上,部分省份出台政策補貼,浙江、湖北、湖南、江西、江蘇等多省份出台政策追加補貼。在政府補貼刺激下,糧食烘乾機市場快速增長,年均增速在50%以上。烘乾機市場容量不斷擴展,據估算,水稻、小麥、玉米烘乾設備預計年需求量在13000台左右,農林土特產品烘乾裝備年需求量將達2000台左右。這將極大地刺激產業發展。
糧食烘乾機產業布局:國內糧食烘乾機生產企業已達400多家,由於行業標準缺乏,市場准入門檻過低,行業前期指導與後期監管缺失,導致大量低劣品牌混入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屢屢發生。國內糧食烘乾機產業發展總體上缺乏規劃,產業未形成具有核心領先技術的自主品牌企業,產品技術開發能力不足,市場不規範,缺乏大公司大品牌統一管理和運營。中聯重科、中國一拖、雷沃等大企業的進入,正改變著行業生態環境,引領烘乾機械逐步向高效率、智能化方向發展,使市場競爭更加充分、有序,品牌集中度有所提高。
糧食烘乾機產業布局:目前糧食烘乾機市場還是「政策市」,政府補貼左右市場,用戶購買動力幾乎全部源於政策拉動。國家應加大對烘乾機械及其配套設施的購置補貼力度,適當提升購置補貼比例;增設烘乾作業補貼,或對使用烘乾機的用戶給予燃料補貼,以降低使用成本,調動購買積極性。對農業專業合作社、糧食種植專業戶、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機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購買使用糧食烘乾設備實行優先補貼、追加補貼等特惠政策,並通過其示範帶動作用,推動糧食烘乾機市場快速發展。
以上就是本期小編對糧食烘乾機產業布局的簡要分析,僅供參考,更多糧食烘乾機產業布局分析及趨勢可參考文獻中國糧食烘乾機行業發展現狀與十三五規劃研究報告。
更多糧食烘乾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糧食烘乾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