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是一個組分上萬種的複雜混合物,2019年我國煤焦油產業實現產能約3800萬噸,已建成125套裝置,產能超過2200萬噸/年,分布在110餘家企業,山西、河北、山東等是生產大省,以下是煤焦油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煤焦油作為煉焦的主要副產品,約占煉焦干煤質量的3%-4%;其產能和產量與焦炭密切相關。根據煤焦油行業分析數據,2019年末我國焦炭產能約6.4億噸,產量4.49億噸,估計煤焦油產量在1500萬噸左右。
2019年,環保限產的大旗屹立春風之中。限產、限排、關停、漲價潮籠罩著整個製造業,無數企業直接倒在了環保風口上。這場被稱為最徹底、最嚴厲的環保風暴仍未結束,2019年呈現愈演愈烈的狀態。煤焦油行業產業布局指出,在這樣的高壓之下,化工企業關停,山東、江蘇、浙江、四川等地相繼「淪陷」。
僅山西、河北、內蒙古3省區得煤焦油生產和加工能力就超過了國內總能力的50%以上,其中內蒙古已經成為近年來生產能力增長最快、深加工行業發展潛力最大的省區。我國煤焦油深加工能力已超過1400萬噸,至2019年深加工能力將突破1500萬噸,成為世界產能最大、發展最快的國家,實現了煤焦油的產需同步增長。
根據2020年產量測算焦炭全行業的開工率為70%,「2+26」城市全年產量為1.16億噸,半年產量為0.58億噸,錯峰生產將減少焦炭產量0.19-0.29億噸,相當於縮減全國產量8.6%-13.2%。
按照3.5%左右的煤焦油出焦比例,將影響煤焦油產量66-106萬噸。煤焦油行業產業布局指出,考慮到煤焦油產能集中度問題,以及煉焦時間變長可能帶來煤焦油組分發生變化等的影響;並且還有不在「2+26」範圍內的城市加入限產大軍,錯峰生產將削減煤焦油產量超過10%,75萬噸以上。估計2021年煤焦油全年的產量可能不及2020年。
目前,我國煤焦油加工產業存在著原料供應緊張、裝置加工能力擴建速度快、開工負荷低、下游深加工產品加工深度不夠等問題,破解的方法是提升產品的附加值,生產純度高、市場稀缺的產品。未來煤焦油加工行業的發展趨勢是裝置將逐步趨向集中化和大型化;加工深度將會不斷提高,加工工藝及加工技術將向節能、高效率化和清潔化推進;隨著用戶需求的高端化,產品質量及品種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在競爭激烈的煤焦油加工產業,企業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的純度、拓展產品的用途與價值。譬如,通過洗油、蒽油、粗酚等產品的深加工提取寶貴的化學產品;煤焦油中稀缺多環雜環芳烴結構物質如甲基萘、蒽油、吡啶鹼類化合物等物質的提取加工,結合新材料、新醫藥的開發,也將為煤焦油加工闖出新天地,以上便是煤焦油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煤焦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煤焦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