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密封測試儀市場發展迅速,2009年密封測試儀市場規模為700億歐元,2014年達到1234 億歐,2016年則增長至207.8億元。以下對密封測試儀市場前景分析。
氣體密封性能檢測儀主要是用淨化乾燥空氣為工作介質對具有一定內容積的腔體的密封性能檢測,亦可以採用串聯、並聯形式做其他檢測。但不可以直接對氣-液相二相流系統、氣-固相二相流系統進行檢測,否則有可能得出不正確的測試結果或者對儀器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害。
氣密儀是一種狀態監視、檢測設備,用它可以構成控制報警系統或者專用檢測設備。比如可以用氣密儀和專用夾具組合成為檢測工件氣密性能的流水生產線專用工具機,常見的有由本公司生產的適合用於摩托車、汽車的氣缸頭試漏機,離合器蓋(或總成)試漏機,氣缸體檢漏機,變速器殼體試漏機等摩托車、汽車專用檢漏工具機。
自2013年起,國內的生產廠商其性質無論是ODM、OEM、OBM,其所生產製造的產品密封性能、防水性能,及其氣密性測試,氣密性檢測已正式提上品質管理日程。且部分行業引領廠商已率先實現了產品在線全檢的品質機制;實現檢測結果保存、上傳追溯機質;實現了密封檢測,氣密性測試與其它品質檢測互鎖的保障機制。
目前,此類三坐標測量機和二次元影像儀通過機器視覺技術、軟體技術以及電子技術的高度融合,形成一整套綜合檢測設備,密度天平 已廣泛運用於工業檢測各行業中,它能同時測量比如外觀、尺寸、電性能等多種參數。這類檢測設備需要客戶檢測的特定需求和行業特性定向研製,因此是真正貼近客戶需求的精密檢測設備。
我國檢測行業自20世紀初起步,於1978年成立了國家計量總局和國家標準總局等專門的計量機構。早期的檢測機構一直處於行政管制狀態,直到中國加入WTO後,政府部門才逐步放開對檢測市場的監管,第三方檢測機構也越來越得到認可和重視。我國檢測行業的參與者按照企業性質可劃分為政府檢測機構、企業內部實驗室與第三方檢測機構三類。
近年來,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愈加完善,行業整體處於快速成長階段。在全國檢測市場中,國有檢測機構利用傳統壟斷優勢占據了55%以上的市場份額;外資檢測機構利用其成熟的市場運作經驗及在出口貿易檢測業務中的天然優勢占據了市場30%以上的市場份額;民營檢測機構起步晚,資本實力小,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市場份額接近10%。
依據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的需求,國家制定出儀器儀表發展的戰略目標:在未來10~15年內,充分利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和巨大的市場優勢,大力推進新技術新工藝在儀器儀表中的應用研究,掌握各類儀器儀表的設計、生產工藝等關鍵技術,使我國儀器儀表產業總體水平同國際水平的差距縮短到3~5年,約30%的產品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國產儀器儀表在大工程中的配套能力達到85%以上,在國內市場需求中占領75%以上的份額,密封測試儀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一是,經濟型的普通密封測試儀,主要是手動操作,在連接電源後,根據電子表或者指針表的壓力顯示,在到達試驗壓力的時候,手動關閉保壓開關進行保壓,在低於試驗壓力的時候,再手動打開保壓開關,進行補壓。密封測試儀市場前景分析,同時對於實驗的保壓時間也需要自己用秒表進行計算。這類產品價格較低,操作比較複雜,對於操作人員操作要求比較高。
二是,智能性的密封測試儀,這個產品,摒棄了經濟型普通密封測試儀的缺點,採用微電腦控制,LED顯示,實驗人員可以通過設置,保壓壓力和保壓時間,實現實驗的全程自動保壓和補壓,精度高,操作簡便,顯示準確,同時設備採用更高精度的傳感器,彌補了壓力表顯示的誤差,性能和實驗效果乃至操作,都非常好。
未來,隨著密封測試儀的需求增長,單通道的密封測試儀,一次只能檢測一個產品的特性,難以滿足密封測試儀產能的需求。而多通道的密封測試儀,則具備了一次性檢測多個產品的能力,對提升密封測試儀效率將有很大的幫助。人工智慧的發展,給人們帶來的新的體驗,而密封測試儀擁有智能化的能力,也將是2018年及甚至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精密檢測儀器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開始在國內被廣泛使用,成為檢測工業產品必備的設備。隨著中國工業自動化和產業升級的發展趨勢,定向研發的精密檢測儀器在工業檢測領域將有很大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中國要成為工業強國,也必須重視研發與創新。以上對密封測試儀市場前景分析。
更多密封測試儀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密封測試儀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