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經不僅僅是幕牆生產量最多的國家,我國幕牆技術已經大幅度提高。只要我們繼續努力,我國就完全可能從一個幕牆大國變成一個幕牆強國。
近幾年,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事態已經結束,企業所面臨的整合將是十分痛苦的。2014年最大的風險是企業債務,特別是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債務。企業債怎麼樣解決,特別是那些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怎麼解決,怎樣度過難關。
門窗幕牆行業從2014開年房地產冷淡行情的措手不及,到限購鬆綁、930房貸新政和新一輪降息周期開啟後,材料訂單、門窗生產和幕牆工程年終出現短暫翹尾行情。波雲詭譎的市場,2015年門窗幕牆行業將走向何方?下文是對2015年門窗幕牆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預言一:先付款,後做單
2014年房地產市場遇冷,但工程總量較往年並沒有出現等量減少,反而在部分地區出現一定幅度的增加。但作為下游材料供應商來說,整個資金面趨於緊張,在簽單時,若訂貨單位不能支付足夠的預付款,或信用不佳的業主。材料企業、門窗企業和幕牆企業,這麼多年來,難得的站到了一條統一了戰線上,都做出了拒絕合作的「明智」選擇。
當前,房產、金融行業依然以「弱」形式開局的前提下,相信在接下來的2015年裡,很長一段時間,企業都會處於把「錢袋子」看得很緊的格局之中。這在前幾年是不可想像的,包括在痛苦的「2008全球金融危機」面前,大家都是簽了合同即可發貨,先做工程暫不提錢。不難看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期已經結束,企業需要重新審視自己,重塑「新常態」下現金為王的生存法則。
預言二:原材料價格「不動」了
2008年之後,隨著全球經濟復甦,國家4萬億刺激內需,近幾年來,包括用於生產建築膠、型材、玻璃等建材的原材料,都呈現波動上揚的行情。而這樣的行情,在進入2014年以來,隨著市場需求的下降,與前兩年樓市火爆時的「海鮮價」不同,原材料的價格先是小幅波動,到後來產能過剩的原片玻璃、有機矽(DMC)率先倒轉方向,全年呈現出下降態勢。即使在包括政府一系列救市措施如取消限購、放開公積金貸款、房貸解禁、定向降准、以及全面降息等利好之後,原材料並沒有出現強勢反彈,而只是短暫效應的反應。
從未來中國預期的經濟增速走向來看,由於持續的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基本面有下行壓力,經濟增速已經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速增長。屆時,儘管工程需求會因為政府項目的加大投入,適度改善,樓市也會因為客觀上的政策利好。但是,大多數城市的樓市仍然會面臨去庫存的壓力,我們預計2015年原材料將維持平價跑量的特徵,市場趨向平穩。
預言三:失業+減薪=找工作難
記得前幾年的元旦春節前後,《新聞聯播》一定會持續報導「企業招工難,藍領最搶手」的專題採訪,近年來,這樣的新聞沒有了。我們陸續聽到的更多是企業減產,工廠停業的消息……而進入2014年以來,行業爆發的破產倒閉潮更是將數萬人直接拋入失業大軍。最新門窗幕牆行業前景報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門窗幕牆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由於外升內貶的人民幣政策,不僅壓縮了外向型企業的利潤空間,也大大增加了企業的人工成本。一些企業被迫引進高速、自動化的設備,從而導致流水線生產型企業對就業人員的需求大大減少。以行業中某加工設備機械製造企業為例,2012年公司員工近300人,現在則減少到180人。很多加工設備,門窗廠的龍頭企業雖然保持著穩定地增長,但由於不斷引進自動化高速設備,近幾年來公司員工人數並沒有增加。按照這樣的發展態勢,還將有更多的人員失業。
2015年,有可能重現找工難,在我們看來,當前勞動力市場供應不足的局面已經打破,到了明年春節,提前返鄉回家過春節的打工者重新奔赴東南沿海打工,將重新出現十多年不見的找工熱潮。由於效益不佳,很多實體企業正通過計件工資改革、控制加班、削減福利、取消年終獎等方式來降低成本,打工者的實際薪酬水平呈現下降趨勢。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情況可能比多數人想像的更為悲觀。因此,建議目前有一份穩定工作的打工者,且行且珍惜,不要輕易跳槽。而期待公司漲薪的員工,不妨調整心理預期,並緊縮開支應對未來艱難的時光。
預言四:業主選購准現房,門窗品質浮出水面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9月,全國庫存房數量較2013年翻了一番。2014年下半年,中國樓市出現了拐點,客戶需求整體性縮水,市場進入「休眠期」,這也無形中倒逼推動了買房模式的變化。在剛剛結束的年度房地產峰會上,專家和 「地產大佬」們紛紛表示,「去庫存化」將是未來的工作重心。既然有這麼多庫存房,我們似乎看到了房屋這一具有中國特有屬性的「商品」,漸漸在向「產品」轉變。作為「產品」,那麼殘酷的同等競爭是免不了的,除了價格優勢外,品質必須高於同級競爭對手,才能搶占到足夠的市場份額。
來源:中國幕牆網
更多幕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幕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