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領域需求方興未艾,2019年全球軟磁材料產量約123.92萬噸,最常見的是納米晶和非納米晶,分別占總產量的比重為70%和10%,以下是納米晶軟磁材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全球納米晶軟磁材料市場將以7.18%的複合增長率增長。根據納米晶軟磁材料行業分析預測,由於電子、電信和汽車等各種終端用戶行業的擴張,到2022年全球納米晶軟磁材料市場將達到247.30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增長最快。
納米晶軟磁材料行業發展趨勢指出,我國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納米晶軟磁材料生產國,2011年以來規模總體穩定。在幾大類軟磁材料當中,我國非晶、納米晶軟磁材料的產業規模相對較小,軟磁材料的生產以金屬軟磁和鐵氧體軟磁為主,其中金屬軟磁材料的高頻應用又受到其性能的制約。
2013-2019年,我國納米晶軟磁材料產量整體來看呈現增長趨勢。2019年我國納米晶軟磁材料產量約23.92萬噸,約占全球的80%。在終端應用方面,家電、汽車、電腦等傳統領域的應用比率下降,雲計算、大數據、5G、物聯網、無線充電、伺服器、NFC、新能源汽車、逆變器等領域需求增速較高。
納米晶軟磁材料分為結構型和複合型兩種。其中,複合型磁性合成材料分為兩大類,熱塑性和熱固性。熱塑性磁性合成材料按照加工方法可分為兩類,一類為以氯化聚乙烯或丁腈橡膠等為基材,採用橡膠的加工工藝成型的磁性橡膠;另一類以尼龍、聚苯硫醚為基材的注射磁體。
複合型磁性材料所填充的磁粉以鐵氧體為多,如Ba06Fe203、Sr06Fe0等,此外還有另一類磁粉SmCo05、Nd-FeB和釤鐵氮類。納米晶軟磁材料行業發展趨勢指出,前兩種在國內外均已工業化生產,釤鐵氮類在日本已實現工業化生產,在我國還處於研究開發階段。
目前,我國從事納米晶軟磁材料生產的企業約有200多家,且大多數企業生產規模較小,年生產能力在500噸以下,僅有幾家企業能達到上萬噸的產能。全球納米晶軟磁材料產能主要集中在日本和中國,日本主要是技術領先,中國大陸在產量上占據優勢。知名企業有日本TDK、FDK,中國橫店東磁、天通股份等。
2020-2025年中國納米晶軟磁材料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在3C電子技術升級疊代速度快,新型產品不斷湧現下,無線充電需要解決充電功率、充電速度、發熱散熱、產品厚度等問題,傳統鐵氧體永磁材料無法滿足需求,納米晶軟磁材料脫穎而出,成為製造企業的選擇。預計在物聯網、無線充電、伺服器、NFC、新能源汽車、逆變器等領域需求保持較高增速,以上便是納米晶軟磁材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納米晶軟磁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納米晶軟磁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