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農家樂行業分析報告 >> 農家樂發展現狀分析

農家樂發展現狀分析

2017-12-13 14:56:4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世界各國尤其是已開發國家和旅遊業發達的國家,農家樂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旅遊者所青睞,農家樂已成為旅遊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多城市的郊區和廣大 農村 地區,如北京郊區農村、上海郊區、成都近郊等地,「農家樂」已形成一定規模,成為都市人假日、周末休閒娛樂的一種獨特的旅遊形式。以下對農家樂發展現狀分析。

農家樂發展現狀

  我國的鄉村旅遊起步比較晚,發展於20世紀50年代,主要是適應外事接待的需要。近年來,我國鄉村旅遊的發展勢頭十分強烈,現代的鄉村旅遊首先在經濟發達的省份和大城市展開,隨後在全國逐漸發展起來。

  (1)農家樂英語為Agri-tourism。農家樂是以鄉野農村的風光、生活和活動為基礎的、可以滿足旅遊者娛樂、求知和回歸自然等需求的一種旅遊活動,它是眾多旅遊形式中的一種,是隸屬於生態旅遊的一種專項旅遊形式。而國外較為普遍接受的則是Gilber和Tung (1990)年的定義:農家樂就是農戶為旅遊者提供食宿等條件,使其在農場、牧場等典型鄉村環境中從事各種休閒活動的一種旅遊 。由此可見,本文所講的農家樂旅遊與國外的農家樂含義基本是一致的。

  (2)狹義的農業旅遊是指合理地利用與開發農業自然資源,把農業和旅遊功能結合起來,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合理布局,達到美化景觀,保護環境,提供觀光休閒的一種新型的旅遊活動。廣義的農業旅遊是指農家樂,包括利用農村野外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進行旅遊開發,使農業與農村的觀光旅遊功能顯著擴大,滿足遊客不同層次的需要。農業旅遊是生態旅遊的一部分,農家樂旅遊又隸屬於農業旅遊。

  近年來,農家樂旅遊在我國得到快速發展,已成為很多城市郊區農民增收的新亮點和城市居民休閒的新選擇。不僅在北京、重慶、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在合肥、蕪湖、石家莊等中小城市也在蓬勃發展。農家樂己成為都市人假日、周末休閒、娛樂的一種獨特的旅遊形式。

  農家樂在中國的發展己有近20年的歷史。1987,農家樂首次出現在成都市郭縣友愛鄉農科村。是一個個體老闆從花卉苗圃基地發展起來的,隨著經營的發展,老闆及時調整了經營思路,搞起了餐飲、住宿等內容,擴大了接待場地和接待內容。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城裡人,極大地提高了當地的知名度並且使村民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最早富裕起來的深圳,也是我國農家樂最早開展的地方之一。20世紀80年代末期,深圳的荔枝節和採摘園就是其發展的手段,促使隨後各地紛紛效仿,開辦了各具特色的觀光農業項目。當然,此時的農家樂主要是以單個的農民家庭或者園區為接待單位,後來逐漸蔓延到周邊,以後再擴展到全國,像重慶、湖南、湖北、浙江、陝西、上海、北京、安徽等地。

  農家樂是中國農民創造的一種新型的鄉村旅遊形式或產業,我國農家樂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發展於20世紀90年代,規範於21世紀初。回顧中國農家樂20多年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興起培育階段,鼓勵發展階段,規範發展階段。由於我國各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不同,文化歷史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形成的農家樂類型也是多種多樣,主要分為農家園林型,花果觀賞型,民俗風情型,風景旅遊型,餐飲養生型,休閒度假型,休閒賓館型,休閒農莊型,村落民俗型,自然生態型。我國農家樂旅遊的發展,對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擴大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明顯作用。我國農家樂發展雖然取得如此之大的成效,受到廣大遊客的歡迎。但是,農家樂仍處在向中期發展的過渡階段,依然存在產品比較單一,經營管理不規範,特色不鮮明出,產品品位不高,服務水平不高,基礎設施不配套,以及管理體制不健全的問題,為此,提出要堅定方向,積極引導,科學規劃,增強文化內涵,創立品牌品牌,搞好培訓,加強經營管理,加強市場促銷,健全領導機制等可行性建議。

更多農家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家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