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PC市場對於廠商來說,是忙碌的一年。由於上游電腦配件產量的大幅提升,計算機技術和設計的不斷發展,液晶屏、內存、硬碟、CPU等配件價格大幅下跌,從而使得PC產品更替加速,市場價格調整異常頻繁,市場促銷活動也接連不斷。2013年一季度計算機行業業績開始回升,行業估值相對較低。電腦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計算機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41%,淨利潤同比下降0.58%,2013 年一季度營收增速和淨利潤增速均回暖,分別同比增長11.15%和2.22%。2013年一季度計算機行業市盈率始終徘徊在30倍左右,低於電子元器件、通信,且從行業估值歷史看也是處於底部區域。以下是對我國PC行業分析:
經濟環境不景氣產品需求增長
2012年,我國經濟持續處於歐洲危機擴大化的國際經濟環境影響下,增速有所下滑,雖然國家目前已經出台了一系列調控政策,但短期內通脹的現象還將持續,行業投資受到較大影響,部分市場需求被壓抑。同時,計算機產品作為耐用消費品,消費者的購買需求有所降低。受此影響,預計2013年中國計算機電腦市場需求將有所上漲但漲幅相對緩和。
個性化需求提升
在各類辦公場景下,諸多商業用戶存在著複雜的個性化需求,這在中小企業用戶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定製產品和解決方案是廠商產品策略重點,也成為困擾廠商的問題。商用電腦市場規模大、交易零散、個性化需求明顯,對品質、服務、價格的綜合要求高,這種需求的多元化和不確定性使得pc廠商難以把握。
產品價格繼續下探
筆記本、台式機電腦市場將由於平板電腦等產品的影響增速放緩,從而帶來更為激烈的競爭;主流計算機產品性能不斷提升,而用戶對高端產品的需求增長動力不足,計算機整體價格結構不斷下移;計算機電腦產業的西遷將受益於中西部的優惠財稅政策與優勢人力成本,從而使整體產業成本有所下降,一定程度緩解了計算機利潤縮水的現狀,但難以改變整體趨勢。
一體電腦重視
由於上游廠商的控制及廠商的成本考慮等因素的影響,台式機電腦的硬體同質化問題較為嚴重。一體電腦是新興產品,各方均希望憑藉它實現突破,因此無論是傳統台式機以及一體電腦廠商、上游晶片廠商還是軟體、網際網路廠商,都在尋求差異化、針對性應用來幫助台式機走出千篇一律的困局。
市場渠道提升
3c渠道與網絡渠道的快速發展將成為影響整體計算機市場的力量,與傳統區域分銷渠道不同維度的管理方式給各大廠商帶來挑戰。廠商紛紛成立專門部門用以管理新興渠道,同時通過特供機型、合作包銷等形式與新興渠道形成深度合作。此外,國美、蘇寧等大型3c渠道也紛紛布局網絡渠道,通過收購、自建等方式構築電子商務平台,並在國內大規模建設物流基地,形成對自有網絡渠道的有力支撐。
在城鎮化的過程中,鄉鎮和農村市場正成為中國最具潛力的戰略性市場,各大廠商將加大對低級別市場的渠道建設。同時,服務端的表現也會隨著銷售渠道一起完善起來。但是,渠道覆蓋和服務體系的建立需要長期、足夠的成本投入,這將是一場相對持久的戰役。
多樣化滿足個性需求
與網際網路應用不同,平板電腦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更加個性化,也更具長尾特性。隨著平板電腦的應用環境不斷改善,蘋果和谷歌各自打造的應用商店趨於完善,應用範圍不斷拓展,應用數量快速增長。此外,內容提供商對平板電腦應用的關注不斷提升,書籍、音樂、影視等內容資源正在逐步整合,並針對平板電腦進行優化,以應用的形式提供給平板電腦用戶。
電腦行業市場研究報告統計顯示,2012年,受全球經濟環境影響,我國計算機市場需求萎縮,各類產品市場表現均低於預期,預計全年銷量增長25.3%。其中,台式機增長緩慢,全年銷售量約2557.4萬台,增幅為3.4%。筆記本電腦產品全年銷售量下滑明顯,全年銷量約 2983.9萬台,增長10.6%;平板電腦產品在經歷2011年爆發式增長後,2012年仍保持較高的市場增速,銷量有望達到917.5萬台。
銷售渠道多元化拓展 4~6級城市滲透明顯
目前計算機市場銷售渠道明顯出現多元化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為3c賣場的非傳統渠道份額提升,二為網絡渠道迅猛發展,三為4~6級低級別城市的市場需求增大。非傳統渠道銷量(3c賣場,商場超市及網絡渠道)占比不斷提升;同時,中國以4~6級城市為主的低級別市場價值也被廣泛重視,其銷量在整體市場的份額呈增長趨勢。網絡渠道方面,由於網購習慣的強化及網絡購物價格透明、支付方便等特點,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進行在線購物,所以網絡渠道發展非常快。
呈現後家電下鄉時代新特徵
在家電下鄉政策停止執行之後,計算機市場進入「後家電下鄉」時代,農村及鄉鎮市場並未因為政策的中止而出現大幅度的倒退,巨大的市場需求仍然存在。另一方面,聯想等大品牌通過家電下鄉建立起來的4~6級城市渠道以及服務體系已經成熟,構成鄉鎮市場增長的基礎。在此基礎上,農村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將得到有效刺激及滿足,農村的消費理念將繼續在一線品牌的引導下不斷升級。
服務形式多元化優化廠商服務品牌
隨著國內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上網人數的不斷增加,網絡服務近幾年得到了飛速發展,而鑑於網絡服務響應速度較快,建設成本相對較低,許多廠商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絡服務中心。從計算機產品服務的發展形式來看,網絡服務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服務形式。特別是針對廣大的中小企業和家庭用戶,通過在線提供標準化的信息支持、網絡商店、技術答疑等多方面服務內容,有效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另一方面,網絡諮詢的方便快捷性也給忙碌的用戶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因而也越來越受用戶所鍾愛,尤其是一些實時在線解決方案,比起送修和上門服務,能帶給用戶真正快速響應的使用體驗,深得用戶認可。
支持計算機產業創新能力
落實與完善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有關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計算機產業自主創新、技術改造的信貸支持,滿足骨幹企業融資需求;根據企業金融生命成長周期的不同階段(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的不同資金需求,分別設立了專注於計算機產業領域的種子基金、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擔保貸款、產業基金,建立起多元化、多層次的信息產業投融資體系。
電腦行業發展前景報告預計2013年計算機市場仍將保持相對低速增長,筆記本銷售量規模將達到3267.3萬台,台式機銷售量將達到2637.7萬台,平板電腦市場經過兩年的高速增長,增速將下降,銷量預計將達到1303.8萬台。計算機市場總增長率將達到12.2%。
PC電腦行業內部的競爭。PC行業分析發現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PC電腦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PC電腦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PC電腦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PC電腦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更多PC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PC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