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空氣源吸收式熱泵是以燃氣作為驅動能源,採用氨水吸收式熱泵技術,從空氣中獲取低品位熱能,製取高品位熱能的裝置。下面進行燃氣熱泵行業市場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力度的逐步加大,能源利用結構不斷優化,冬季實現清潔取暖已取得廣泛共識。天然氣供暖具有燃燒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等優勢,使得越來越多的民眾接受並使用天然氣供暖,我國天然氣採暖覆蓋面積持續增加。
燃氣熱泵行業分析表示,空氣能熱泵就是利用空氣中的能量來產生熱能,能全天24小時大水量、高水壓、恆溫提供全家不同熱水、冷暖需求,同時又能以消耗最少的能源完成上述要求。
燃氣熱泵行業分析表示,隨著各地清潔取暖的推進,取暖技術水平和裝備能力均得到提升。尤其在農村清潔取暖的實施過程中,我國湧現出一批燃氣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等尖端產品。
以燃氣空氣源熱泵為例,採用氨水吸收式熱泵技術,從空氣中獲取低品位熱能,將天然氣熱能與空氣能有機結合,標況下可達到1.92倍能效,效率明顯高於燃氣鍋爐和燃氣壁掛爐,適用於分布式供暖。
燃氣空氣源熱泵供熱是近兩年新興的節能技術,燃氣空氣源熱泵供熱技術將燃氣供熱與空氣源熱泵相結合,從空氣中提取熱量,COP達到1.8,實現了減少燃氣消耗,降低供熱成本的目標,但是,由於是新興技術,定型產品和市場發展環境匹配不佳,尚不具備大規模推廣的條件。
在清潔供暖改造中宜結合地方資源實際,推廣能效高、投資及運行經濟性好、能夠不依賴政府補貼的清潔供熱技術。隨著燃氣熱泵的節能、經濟、高效等特點在實踐中逐步得到檢驗,發展前景將日益廣闊。
截至2018年底,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行政單位中,利用管道天然氣的超過270個,管道覆蓋率達到80%,縣級行政單位管道覆蓋率為60%;我國大陸31個省份中有22個已出台「鎮鎮通」「縣縣通」等氣化工程政策,未來將全面推進市縣和鄉鎮管網覆蓋,並探索推動天然氣管道接入人口規模較大、距離氣源或主幹管網較近的農村地區。
根據我國天然氣資源供應潛力和市場需求預測,「十四五」期間,天然氣供應形勢將由緊平衡向寬鬆轉變,預計2025年天然氣供應富餘能力達到11%。季節調峰能力越來越大,地下儲氣庫調峰能力達到240億立方米,LNG接收站調峰能力達到100億立方米,其他方式調峰能力達到20億立方米,總調峰能力達到市場總需求的8.4%。以上便是燃氣熱泵行業市場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燃氣熱泵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燃氣熱泵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