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人工智慧系統行業分析報告 >> 人工智慧系統市場前景

人工智慧系統市場前景

2018-06-13 09:33:08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漸成熟,科技、製造業等業界巨頭布局的深入,應用場景不斷擴展,預計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億元大關,達到238.2億元,增長率達到56.6%。以下對人工智慧系統市場前景分析。

  中國AI市場規模增速高於全球增速:2015 年國內人工智慧市場為12億元,其中語音識別占60%,計算機視覺占據12.5%,其他識別部分為27.5%。在只考慮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不包括硬體產品銷售收入(如機器人、無人機、智能家居等銷售)、信息搜索、資訊分發、精準廣告推送等的情況下,BBC 預計全球人工智慧總體市場規模2020年將達到1190億元,複合增長率約為19.7%;預測國內人工智慧市場規模2020年將達到91億,年複合增長率約50%。

  過去5年,對人工智慧初創企業的投資增長了4.6倍, 交易數從2012年的150筆增長到了2016年的698筆,規模從2012年的5.6億美元增長至2016年的48.7億美元。 2016年最大的兩筆投資分別是對於汽車科技公司Zoox(A輪2億美元)和網絡安全公司StackPath(1.8億美元)。2017年第一季度對於人工智慧的初創企業來說是最為活躍的一個季度。截止2017年3月23日,全球人工智慧初創公司投資總共獲得245起,規模為17億美元。接近48%的交易是種子或天使階段的投資,說明越來越多的新公司正進入這個領域。

  國內近幾年密集出台了相關扶持人工智慧發展的政策,積極推動人工智慧在各個細分領域的滲透。 2017 年 3 月「人工智慧」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壯大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新興產業。這表明國家對新興產業的重視,人工智慧將成為新一輪技術變革的核心。除去國家層面的政策之外,各地政府也開始密集出台人工智慧產業政策。據賽迪顧問數據,截至 2016 年底,已有超過 30個城市將機器人產業作為當地重點發展對象,各地政府建成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達 40 余家,政策的推動持續帶動產業發展。

  2017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700億元,隨著國家規劃的出台,各地人工智慧相關建設將逐步啟動,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增長率達到26.2%。報告認為,從產業投資回報率分析,智能安防、智能駕駛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都將刺激計算機視覺分析類產品的需求,使得計算機視覺領域具備投資價值;而隨著中國軟體集成水平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教育、醫療、娛樂等專業化服務的服務機器人和智能無人設備具備投資價值。

  隨著《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18-2020)》等政策的發布,國內的人工智慧企業將朝著產業化的方向不斷前進。在這前進的過程中,「優勝劣汰」的輪齒也將開始加速轉動。

  人工智慧無論是在核心技術,還是典型應用上都已出現爆發式的進展。隨著平台、算法、交互方式的不斷更新和突破,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將主要以「AI+X」(為某一具體產業或行業)的形態得以呈現。在不遠的未來,智能客服(導購、導醫),智能醫療診斷、智能教師、智慧物流、智能金融系統等都有望廣泛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這些智能系統的出現,並不意味著對應行業或職業的消亡,而僅僅意味著職業模式的部分改變(如減少教師教授書本知識的時間),即由以往的只由人類完成,變為人機協同完成。因此,人工智慧的進一步發展,值得大家期待。

  由於目前人工智慧技術主要應用感知智能技術,因此市場空間尚未打開,預計隨著諸如無人駕駛汽車等認知智能技術的加速突破與應用,人工智慧市場將加速爆發,未來人工智慧+汽車、人工智慧+醫療等產業均將創在巨大的商業價值。以上對人工智慧系統市場前景分析。

更多人工智慧系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工智慧系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