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漸成熟,科技、製造業等業界巨頭布局的深入,應用場景不斷擴展,預計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億元大關,達到238.2億元,增長率達到56.6%。以下對人工智慧系統市場前景分析。
中國AI市場規模增速高於全球增速:2015 年國內人工智慧市場為12億元,其中語音識別占60%,計算機視覺占據12.5%,其他識別部分為27.5%。在只考慮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不包括硬體產品銷售收入(如機器人、無人機、智能家居等銷售)、信息搜索、資訊分發、精準廣告推送等的情況下,BBC 預計全球人工智慧總體市場規模2020年將達到1190億元,複合增長率約為19.7%;預測國內人工智慧市場規模2020年將達到91億,年複合增長率約50%。
過去5年,對人工智慧初創企業的投資增長了4.6倍, 交易數從2012年的150筆增長到了2016年的698筆,規模從2012年的5.6億美元增長至2016年的48.7億美元。 2016年最大的兩筆投資分別是對於汽車科技公司Zoox(A輪2億美元)和網絡安全公司StackPath(1.8億美元)。2017年第一季度對於人工智慧的初創企業來說是最為活躍的一個季度。截止2017年3月23日,全球人工智慧初創公司投資總共獲得245起,規模為17億美元。接近48%的交易是種子或天使階段的投資,說明越來越多的新公司正進入這個領域。
國內近幾年密集出台了相關扶持人工智慧發展的政策,積極推動人工智慧在各個細分領域的滲透。 2017 年 3 月「人工智慧」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壯大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新興產業。這表明國家對新興產業的重視,人工智慧將成為新一輪技術變革的核心。除去國家層面的政策之外,各地政府也開始密集出台人工智慧產業政策。據賽迪顧問數據,截至 2016 年底,已有超過 30個城市將機器人產業作為當地重點發展對象,各地政府建成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達 40 余家,政策的推動持續帶動產業發展。
2017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700億元,隨著國家規劃的出台,各地人工智慧相關建設將逐步啟動,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增長率達到26.2%。報告認為,從產業投資回報率分析,智能安防、智能駕駛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都將刺激計算機視覺分析類產品的需求,使得計算機視覺領域具備投資價值;而隨著中國軟體集成水平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教育、醫療、娛樂等專業化服務的服務機器人和智能無人設備具備投資價值。
隨著《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18-2020)》等政策的發布,國內的人工智慧企業將朝著產業化的方向不斷前進。在這前進的過程中,「優勝劣汰」的輪齒也將開始加速轉動。
人工智慧無論是在核心技術,還是典型應用上都已出現爆發式的進展。隨著平台、算法、交互方式的不斷更新和突破,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將主要以「AI+X」(為某一具體產業或行業)的形態得以呈現。在不遠的未來,智能客服(導購、導醫),智能醫療診斷、智能教師、智慧物流、智能金融系統等都有望廣泛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這些智能系統的出現,並不意味著對應行業或職業的消亡,而僅僅意味著職業模式的部分改變(如減少教師教授書本知識的時間),即由以往的只由人類完成,變為人機協同完成。因此,人工智慧的進一步發展,值得大家期待。
由於目前人工智慧技術主要應用感知智能技術,因此市場空間尚未打開,預計隨著諸如無人駕駛汽車等認知智能技術的加速突破與應用,人工智慧市場將加速爆發,未來人工智慧+汽車、人工智慧+醫療等產業均將創在巨大的商業價值。以上對人工智慧系統市場前景分析。
更多人工智慧系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工智慧系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