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十三五」計劃的推出和實施,我們可以知道特種設備行業的基礎並沒有多大的變化,智能容器屬於特種設備,也是國家大力支持的行業。智能容器是較為先進的製造技術、信息技術以及人工智慧技術在製造裝備領域中有機的融合,是實現高效、高品質和節能環保等目標的基礎上的現代化製造裝備。以下對智能容器發展現狀分析。
智能容器發展現狀分析,智能容器技術目前在雲計算技術市場中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到2020年,智能容器技術將以每年40%的高速飆漲。未來三年智能容器技術將在企業和雲計算基礎設施市場大展拳腳,2018-2023年中國高壓電容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明,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4.95億美元飆升到2020年的27億美元。
智能容器市場經過兩年多的標準化,也出現了兩大陣營:OCI和CNCF。前者是Docker主導,也有傳統大的IT廠商參與,它們是2015年6月成立,主要是把Docker引擎標準化。後者也想有自己的生態,上周還召開了全球大會。兩邊的成員重複很多,這也說明智能容器的火熱,所有人都不願意在浪潮中把自己落下。現從四大趨勢來分析智能容器發展現狀。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在生產環境中使用智能容器,編排框架(Kubernetes、Mesoscale、Cattle和Docker Swarm)的採用量將會大大增加。智能容器發展現狀分析,這些項目在穩定性、社區和合作夥伴生態系統方面發展迅速,對於未來企業更廣泛地將容器應用於生產環境,這些項目將成為必要的、有利的技術。
智能容器發展現狀分析,儘管目前市場上已有一套強大的容器存儲和網絡解決方案,但在明年將出現更多的相關產品,來支持生產環境中的智能容器的工作負載的增長和規模,特別是隨著Kubernetes使用的CNI的規格的繼續成熟。 StorageOS、Portworx和Quobyte等公司的產品將會被更多地採用。
為了強化「一次編寫,隨處運行」的能力,編排集群將越來越多地從藍圖變得模板化和實例化,就像將智能容器化應用程式以Docker Compose文件的形式被部署一樣。智能容器發展現狀分析,用戶將自行定義他們需要的Kubernetes、Swarm或Mesos部署配置,以及他們需要的任何基礎架構服務,然後將其部署到任何他們選擇的雲或虛擬化基礎架構上。用戶已經要求這個功能一年多了,最新版本的Rancher採取措施實現這一願景,使用戶能夠以模塊化、可定製的模板的形式,搭建完整的、container-ready的環境。
我們可能離真正的「ARM Server之年」有點距離,但智能容器肯定會加快在數據中心採用ARM的速度。智能容器在ARM伺服器上運行的方式與在英特爾伺服器上的運行方式相同,但具有大幅降低成本的潛力。智能容器發展現狀分析,像Packet這樣的託管公司現在可以按小時增量提供ARM伺服器;在某些特定情況之下,智能容器和像RancherOS這樣的輕量級Linux分發版可以利用這些託管解決方案,讓ARM伺服器成為工作負載的值得考慮的選項之一。
企業在實施基於智能容器的工作流程或在生產環境中運行智能容器時,考慮安全至關重要。安全影響整個工作流程,需要一開始就考慮進來。智能容器發展現狀分析,鏡像起源始於開發人員在筆記本電腦上構建、獲取和推送鏡像,然後通過持續集成和測試階段,最後終於智能容器在生產環境下運行。
更多容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容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