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至2018年,我國水污染防治領域的財政支出金額由364.87億元迅速增至647.82億元,複合增長率達 10.04%。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水處理行業開始蓬勃發展,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推進城市綜合環境整治,加大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力度。以下對水處理技術行業布局分析。
水處理技術行業布局分析,我國人均淡水資源短缺,水資源的地區分布很不平衡,地下水超采現象嚴重,水資源污染嚴重。水處理技術行業分析指出,2018年我國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200億元,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40.79%,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6,500億元。
2018-2022年中國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2017年,水處理市場積極對接規模化、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紛紛布局以工業廢水治理、膜處理設備、中水回用設備為主的水處理裝備,逐漸將前沿技術應用於水處理業務流程和服務環節,實現裝備製造、治理進程、運維管理等業態的精準化。現從四大壁壘來分析水處理技術行業布局。
水處理系統建設和運營管理較複雜,包括藥劑配方、工程規劃和設計、材料採購、設備安裝和裝配、工程分包、現場管理、調試維護等多個環節。水處理技術行業布局分析,這些環節針對不同客戶甚至同一客戶不同水質在技術上均需進行應用創新,技術難度大,需要服務商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同時,水處理行業涉及生態學、物理學、化學、環境學等多個專業技術領域,複合型人才培養周期長,且上述知識需通過較長時間經驗逐漸積累,難以直接從市場獲得,對新進入企業造成較強的技術壁壘。
水處理技術行業布局分析,水處理系統集成通常涉及項目承包,因總包商和分包商在結算上的時間和比例不同,需要系統集成商和總承包商占用較大比例的營運資金;下遊客戶,特別是石油化工、煤炭、市政水務等大型項目客戶在選擇水處理合作夥伴時,通常會考慮對方的資金實力,資金實力強的公司獲得大型項目的可能性高,這對新進入行業的企業構成進入壁壘。
水處理行業的發展具有明顯的區域性。水處理技術行業布局分析,一方面,水源和污水難以運輸,具有地域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當地水利規劃、調控水價和污水處理價格、制定污水處理標準和地方環保政策。部分政府主導型市政工程在選擇合作夥伴時也可能優先選擇本地企業,這些對新進入的外地企業形成一定的區域壁壘。
水處理業務既具有通用性,也有很強特殊性。通常,每個客戶所面臨的問題都較為特殊,需要不同的設備和不同的工藝流程,且隨著時間變化客戶會在原有系統上提出新的需求。水處理技術行業布局分析,選擇合作夥伴時,客戶會優先採用熟悉原系統的供應商。水處理系統的專用性導致客戶粘度較高,對新進入市場的競爭者形成一定的客戶壁壘。
水處理技術行業布局分析,中國循環水處理藥劑行業在十二五期間的整體發展非常好。不論是政府還是普通人員都開始重視水資源和環境保護,公益事業也在進行中。現在,正逐步提高供水標準,這給水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近幾年國家頻頻出台政策治理污水,環保部門對工業廢水排放的監管明顯加強,水處理藥劑市場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現有污水產能升級改造和再生水增長將直接推動膜技術的使用,也將帶動水處理藥劑的發展,水處理藥劑行業有望成為投資熱點。
更多水處理技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處理技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