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主要用於糕點、飲料、乳品等產品,2019年我國色素市場規模達到162億元,生產紅曲米、紅曲米粉、紅曲紅、辣椒紅等產品已初具規模,以下是色素行業現狀分析。
天然食用色素在國際市場上銷售額的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 10%以上。色素行業分析指出,我國允許生產和使用的天然色素有四十餘種,生產廠逾百家,年產量超萬噸。生產和使用的主要品種是焦糖色素,約占天然食用色素總量的 70%。除焦糖色素外,產量較大的品種有:紅曲紅色素、辣椒紅色素、薑黃色素、高梁紅色素、葉綠素銅鈉、玫瑰茄色素等。由於其它天然食用色素的成本高、性能不穩定等原因,很少使用,主要用於出口。
根據色素行業現狀數據顯示,2019年食用著色劑產銷總量達到47.35萬噸,同比增長0.34%;總銷售額超過4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7%;出口超過11739噸,同比增加14.6%;出口創匯總額超過2.99億美元,同比增加22.4%。
產業經過行業競爭和淘汰整合,目前具有較高集中度。國內色素生產企業形成了以浙江龍盛、閏土股份、浙江吉華、亞邦股份、安諾其、湖北楚源等大型企業為寡頭的市場格局。
行業產銷量實現增長的目標。其中,辣椒紅色素、梔子黃色素、梔子藍色素、紅曲黃、薑黃素、藻藍色素、紅花黃色素等品種的產銷量實現增長目標。紫甘薯色素、蘿蔔紅色素、甘藍紅等品種將實現穩定持續增長的目標。
國家也對食用,添加劑的開發、生產、使用的法規管理等方面逐步規範和完善。色素行業現狀指出,除對現有食用色素產品進行嚴格的衛生和質量管理外,對新的產品審批程序有嚴格的要求,如原料的種屬名稱、原料來源、去用部位、著色成分的純度、灰分、溶劑殘留、重金屬殘留、菌落總數、致病菌、毒理學實驗及安全性級別、穩定性實驗、產品使用方法及效果等方面均行嚴格的管理要求。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色素生產國和消費國,但是產品結構比例中仍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且常規品種生產商之間產品同質化嚴重,缺少創新,對環保、安全方面的應急處理能力較差,反應控制不夠精準,造成產品質量、收率難於達到要求,國際競爭力下降,以上便是色素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色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色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