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殺蟲劑市場銷售額從2014年到2019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4.7%。受益於農藥市場景氣回升及海外農化巨頭補庫,我國殺蟲劑原藥出口量穩步上升。以下對殺蟲劑行業投資分析。
殺蟲劑行業投資分析,十大殺蟲劑品種,主要由跨國公司所開發和經營,雖然有些品種多個公司同時在經營,殺蟲劑行業分析指出,根據品種開發和經營現狀主要分為先正達公司和拜耳公司各3個品種,杜邦公司、道化學公司巴斯夫公司、富美實各占1個品種。十大殺蟲劑品種的銷售額、上市時間和主要經營公司情況見下圖。
殺蟲劑作為殺死害蟲的一種藥劑,具有使用歷史長遠、品種多的特點。我國農藥產能、產量處於世界前列,但是主要依靠化學農藥支撐,生物農藥占比較低。到2020年,初步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病蟲害可持續治理技術體系,大力推廣應用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替代高毒高殘留農藥。現從三大類來分析殺蟲劑行業投資。
一、濫用殺蟲劑。殺蟲劑行業投資分析,代森銨是一種有機硫殺蟲劑,最先用做農藥,水產方面主要用於殺滅車輪蟲等纖毛蟲。因其殺滅車輪蟲效果較好,部分養殖戶三五天就用一次,嚴重加重了此藥的抗藥性。
二、喜歡用刺激性的殺蟲劑。殺蟲劑行業投資分析,很多養殖戶認為,味道越大,刺激性越大的藥才是好藥,這個想法從根本上忽略了藥物本身的性質。因此在發生蟲害時,一味追求實用刺激性的藥物,常常導致體質差的魚因為應激反應造成死亡。
三、盲目加大藥物用量。殺蟲劑行業投資分析,任何的藥物都有一個安全使用濃度,特別是殺蟲藥,其毒性跟水質的情況關係很大。部分養殖戶在殺蟲藥物的劑量選擇上喜歡盲目加大,比如敵百蟲加大到3斤甚至4斤每畝,加大了寄生蟲對藥物的耐藥性。
隨著國家環保政策升級和農藥零增長政策的落實,農藥品種結構升級換代加快。殺蟲劑行業投資分析,其中,殺蟲劑結構調整是三大類農藥品種中幅度最大的。近年來,殺蟲劑占比和使用總量呈現雙下降的趨勢,一些老舊產品逐步退出市場。「雙降」帶來的還有需求的變化,一方面,需要殺蟲劑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另一方面,需要實現現有產品的科學使用,尤其是根據地域和作物特點,制定相應的抗性治理策略。如何在「減法」中找到新的增長點,從而推動殺蟲劑行業向高效、低毒、環境友好發展,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更多殺蟲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殺蟲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