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農化市場景氣復甦,全球殺蟲劑銷售額達到97.3億美元,與2016年基本持平。新菸鹼類、擬除蟲菊酯類和有機磷類殺蟲劑銷售額占據前三甲。下面進行殺蟲劑行業現狀分析。
殺蟲劑行業分析表示,2018年全球農藥市場(農作物)規模575.61億美元,非農作物用農藥市場規模73.11億美元。分地區來看,亞太(增長7.2%,占比30.4%)、拉丁美洲(增長11.1%,占比24.7%)、歐洲(下降3%,占比20.8%)占據主要市場。
分產品來看,除草劑246.1億美元(增長5.9%,占比42.7%)、殺菌劑163.2億美元(增長4.7%,占比28.4%)、殺蟲劑145.5億美元(增長7.6%,占比25.3%,但過去五年增速僅為0.2%,2018年主要產品價格上漲、渠道庫存少刺激,棉花蟲害等)。
我國農藥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產量從1983年的33萬噸上升至2014-2016年的370萬噸以上,成為全球第一大農藥生產國。截至2018年底,我國處於有效登記狀態的農藥有效成分達689個,產品41514個,其中大田用農藥38920個,衛生用農藥2594個。
2018年農藥原藥產量208.3萬噸,同比-29.3%;2019年1-5月份產量86.6萬噸,同比-21.9%,持續下滑。2018年農藥原藥對外出口149萬噸,同比-8.6%,對外出口比例71.5%;2019年1-5月份對外出口67萬噸,同比+1.5%。對外出口比例77.4%。
未來農藥行業發展分析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模式的轉變,全社會的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意識不斷加強,使得環保治理要求和力度日益提高。我國積極響應全球對於高毒、高風險農藥的禁用、限用管理措施,農業部等相關主管部門歷年來陸續發布了多項關于禁止和限制使用農藥的公告,加快淘汰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
隨著農藥使用及管理政策日趨嚴格,傳統的高毒、低效農藥將加快淘汰,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型環保農藥成為行業研發重點和主流趨勢,農藥劑型向水基化、無塵化、控制釋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發展,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水乳劑、緩控釋劑等新劑型加快研發和推廣。
未來隨著我國農藥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我國農藥企業的研發投入將進一步提高,有利於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自主創新體系,使我國農藥行業向新藥創製和生產中高端產品的方向轉移,切實增加農藥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帶動我國農藥行業的技術進步,提升行業競爭力。以上便是殺蟲劑行業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殺蟲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殺蟲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