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30年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由於產業結構的不合理以及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缺位等諸多原因,導致我國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濕地退化、大氣污染、河湖污染、土壤污染和荒漠化等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社會和經濟發展。園林景觀是在生態學、環境學、景觀學等相關原理指導下,將人工植物群落作為主體,並與雕塑、建築等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所構成的城市綠色空間系統。以下對生態景觀發展趨勢分析。
2017-2022年自然生態修復工程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表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帶來了城市人口的劇增和城市的擴張,城市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城市景觀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凸顯。在城市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景觀設計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與一般工程建設相類似,生態景觀建設行業的經營模式一般為:首先通過招投標承攬項目,其次進行苗木和建材等原材料採購,再次是工程施工,最後為竣工驗收和工程養護。而工程結算和收款貫穿於施工、竣工及後續期間。行業的經營模式示意圖如下:
目前,全國大多數城市已經將建設「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作為政府重要工作目標。與「國家園林城市」相比,「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是更高層次的目標,「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更加注重城市生態功能提升、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的保護,以及城市生態安全保障和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加注重城市生活品質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同時申報門檻更高、考核指標更為科學嚴謹、監督管理更為嚴格規範。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將促進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向節約型、生態型、功能完善型發展,園林綠化行業也將順應趨勢,將資源、技術、市場向生態領域傾斜。
我國各地區園林市場競爭並不平衡,根據中國園林網統計,截至 2015 年 12月 31 日,全國共有城市園林綠化一級資質企業 1,348 家,其中浙江、廣東、江蘇、北京、福建和河南的企業合計占全國總數的近 60%。目前園林行業處於分散競爭狀態,隨著行業的發展,未來,優勢企業將憑藉資金、品牌等方面的實力提高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隨著社會經濟和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土地、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等承受著巨大壓力,自然資源日益枯竭和不斷提升人居環境需求之間的矛盾已非常突出。在此背景下,節約型園林生態工程必將逐漸成為我國園林綠化行業未來的發展主要方向之一。
園林綠化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是指企業擁有從苗木種植、園林工程設計、施工到養護的完整業務結構,從而具備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綜合園林綠化服務的能力。園林企業各項業務之間存在緊密的內在聯繫。苗木是工程施工業務的主要原材料, 擁有苗木資源的企業能為設計業務中苗木品種方案提供可靠的技術參考和資源支持,能夠更好地控制工程施工中的原材料質量和採購成本,保障項目進度及效果;基於對苗木種植經驗和相關技術的掌握,一體化經營的園林企業在養護業務方面也更具優勢。同時具備設計和施工業務能力的企業,能更好的將設計理念與工程施工相結合,有效減少設計與施工間的溝通障礙,提高設計質量和施工效率以及客戶滿意度。
園林綠化行業是具有文化藝術內涵的行業, 設計和創意在整個產業鏈條中占據關鍵位置,國內的園林設計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很快。近年來,設計能力逐漸成為園林綠化企業綜合市場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園林工程設計業務可以通過和其他業務有機結合產生協同效應。設計是施工的上游環節,園林工程設計業務通常會帶動施工項目的承攬;設計施工一體化能更好地將設計理念和工程施工相結合,有利於設計目標的實現。同時,設計與施工部門的良好內部溝通,可以減少施工階段設計方案的變更,提高工程施工效率,有利於企業對工程質量、工程周期的把控,進而提高客戶滿意度。在園林綠化行業產業鏈中,設計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
景觀設計師基於理論基礎之上,還需要全方位考慮諸多地理環境及文化精神特色的融合,創造美的同時還應該考慮景觀作品未來長久展現美學的理念。因此,這就要求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尊重自然環境的發展規律,秉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從科學的角度對景觀設計要素和生態平衡機制進行全面科學的理解,並運用現代的創作手法合理的組織規劃空間,創造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的景觀作品。
更多生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態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