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生態農業行業分析報告 >> 生態農業國家政策分析

生態農業國家政策分析

2017-08-08 16:53:5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生態農業作為一種可操作性強、前景廣闊的現代農業,是利用自然資源的一種好方式。它吸收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精華,借鑑現代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強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促進生態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生態化的現代農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是人類統籌兼顧食品安全與資源、生態、環境約束的明智選擇。以下對生態農業國家政策分析。

  近期各部委就農業生態環境問題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進行了密集調研,市場人士通過2017-2022年中國生態農業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預計,未來生態農業可能得到政策大力扶持。後續政策有望在鼓勵綠色循環經濟、生物質發電、低毒高效農藥、化肥等方面有更多突破,相關領域上市公司發展前景可期。

  記者19日從財政部獲悉,財政部、農業部近日聯合印發了《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首次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綠色生態為導向、促進農業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進一步提高農業補貼政策的精準性、指向性和實效性。

生態農業國家政策分析

  方案明確,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要以現有補貼政策的改革完善為切入點,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前提下,突出綠色生態導向,將政策目標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並重上來。在保持存量補貼政策穩定性、連續性的基礎上,優化支出結構,加強統籌協調,提高補貼資金使用的指向性;增量資金重點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傾斜。

  方案指出,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要結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重發揮市場形成價格作用,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調動農民和社會各方面積極性,提高補貼資金使用效率。統籌補貼、環境保護等政策措施。鼓勵地方探索創新。

  方案要求,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要從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入手,加快改革完善相關政策。全面推開農資綜合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等農業「三項補貼」改革,鼓勵各地創新補貼方式方法,切實加強農業生態資源保護,自覺提升耕地地力。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支持建立健全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穩步推進國內漁業油價補貼政策改革。

  方案還提出,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完善保護補償激勵機制。多措並舉,提升土壤肥力。探索耕地輪作休耕制度。啟動實施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擴大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規模,實施天然林保護全覆蓋政策。建立濕地保護制度。發展節水灌溉、雨養農業,穩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創新生態農業政策

  首先,生態農業是環境友好型農業。就是說,不能把發展農業與環境保護對立起來,只強調糧食產量提高,忽視或者不顧及對於環境的損傷。而是要在保證糧食生產的同時,儘量設法減輕對環境的破壞,甚至可以考慮適當降低糧食產量,以提高邊際效益,減輕環境污染。

  其次,生態農業需要要素支撐,支撐農業發展的各個生產要素要科學合理。比如化肥、農藥的使用量不能過多,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要提高,建議採取輪作、間作甚至休耕制度等等。

  生態農業還是可持續的。比如確定目標減輕面源污染,使面源污染不再加劇;土壤肥力、有機質不能持續下降;可耕作層不能日益減薄;地下水位不能逐年下降等等。這將使農業生產步入一個可持續的發展軌道。

  總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需要從「理念」「技術」「政策」「措施」等諸多方面進行一系列創新與改革,涉及方面廣、影響因素多。這也需要國家選擇糧食大省先行試點,經過三五年的試點,再全面推行生態農業發展模式。

  如果把中國的土地比作一個遠行的挑夫,那麼他現在肩膀上的擔子太重了。為了讓他能夠走得更遠,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為之減負。在「十三五」期間,國家應將「生態農業建設發展」確定為我國農業未來發展戰略,讓未來的農業發展更具可持續性。

  總之,生態農業是兼顧食品安全、生態環境和資源效益的現代農業。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形成具有特色的資源節約型、經營集約化、生產商品化的現代農業模式,實現農業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更多生態農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態農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