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各地區的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及大氣污染等日益嚴重,已逐漸對人們的健康和生活構成了影響。各領域環保已經獲得足夠的重視,行業地位逐漸提升,「十三五」以來,國家頻繁頒布環境保護相關政策,在法律上對各省市的環保事業提供方向,並對相關污染企業進行約束。以下對生態治理市場份額分析:
「十三五」以來,國家及各地方政府積極出台相關政策促進環保行業的政策落實。除此之外,對環境污染治理的投資規模也不斷增加。2010-2016年環境污染治理投資額從7612億元增加到9023億元,2016年實現了2.46%的增長,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3%。
國家不斷加大對污染企業和污染源的政治力度,在政策的推動下逐漸加大財政保障力度。預測到2020年後環境污染治理投資額占GDP比重在2.5%-3%之間,到2020年環境污染治理投資額有望達到2.25萬億元。環境污染投資額的不斷增加為環保治理提供了財力保障。
生態治理市場份額顯示,近年來,中央不斷創新思路,積極加大環保各領域的投入力度。2016年,中央共投入340億元用於環境保護行業的發展,其中水污染投資占比最大為41.18%,大氣污染治理投資其次占比為32.65%,土壤污染治理投資占比為20.22%。國家積極推動各項措施應對各個領域的環境污染的危害,並加強治理。中央財政投入方向可謂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各企業應紛紛加強對環保行業的關注和重視,推動環保治理的發展。
分析我國生態治理市場份額,隨著各級政府簡政放權模式的落實,生態治理不能單純的依靠政策財政投入,應積極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未來,生態治理企業在水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治理等細分領域存在較大的投資空間。
更多生態治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態治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