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季度生物質發電量達到17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1%,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勢頭。生物可降解或可堆肥聚合物是指在工業或市政堆肥基地中,可通過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生物基或化石燃料基聚合物。以下對生物能市場現狀分析。
生物能市場現狀分析,2016年底,國家能源局又下發《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根據規劃目標,到2020年,生物質能基本實現商業化和規模化利用。2018-2023年中國生物能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明,生物質能年利用量約5800萬噸標準煤。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900億千瓦時,其中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700萬千瓦,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750萬千瓦,沼氣發電50萬千瓦;生物天然氣年利用量80億立方米;生物液體燃料年利用量600萬噸;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3000萬噸。
2018年,全球對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需求量是360,000公噸,但預計到2023年,全球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消耗量可增長超過50%,達550,000公噸,這意味著從2018年到2023年這五年間,全球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消耗量的年平均增長率可達到9%。生物可降解或可堆肥聚合物是指在工業或市政堆肥基地中,可通過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生物基或化石燃料基聚合物。甚至部分聚合物可直接在個人家庭的後院堆肥箱以及在土壤、淡水或鹽水環境中進行生物降解。現從五大品種來分析生物能市場現狀。
(1)腫瘤:全球範圍內腫瘤的死亡率高居榜首,美國每年用於腫瘤的治療費用高達1,020億美元。生物能市場現狀分析,腫瘤為複雜疾病,目前仍用早期診斷、放療、化療等綜合手段治療,療效有限,且給病人帶來較大的痛苦。生物醫藥有可能徹底攻克癌症,在 284種目前開發的生物技術藥物中,有 40%用於腫瘤的治療,對腫瘤的發病機理的探討、抗癌藥物作用靶點的確定、抗癌新藥的篩選等方面均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2)神經退行性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腦中風的治療將越來越依靠生物製藥的發展。生物能市場現狀分析,美國每年中風患者就有 60 萬,死亡人數高達15 萬,而治療這類疾病的有效藥物非常有限,尤其是治療不可逆腦損傷的藥物更少,胰島素生長因子、神經生長因子、溶栓活性酶的研製為克服這些疾病帶來了希望。
(3)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醫藥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中將起到關鍵的作用。生物能市場現狀分析,許多疾病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如哮喘、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等。全世界每年用於風濕性關節炎的醫療費用達上千億美元,治療這類頑固疾病的高效基因藥物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4)冠心病:今後10年,防治冠心病的藥物將是製藥工業的重要增長點,單克隆抗體治療冠心病的心絞痛和恢復心臟功能的成功,生物能市場現狀分析標誌著治療冠心病的生物醫藥誕生,這也預示著生物技術將在心腦血管疾病治療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5)血液替代品:血液製品是採用大批混合的人體血漿製成的,生物能市場現狀分析,由於人血難免被各種病原體所污染,如愛滋病病毒及B肝病毒等,因輸血而使患者感染愛滋病或B型肝炎的案例時有發生,因此,利用基因工程開發血液替代品引人注目。
在中國,由於醫療保健支出增加、研發能力增強、政府政策積極變革及資本投資增加的推動,過去數年,中國生物藥市場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增長速度超越全球市場,預期未來將繼續強勁增長。生物能市場現狀分析,未來5年內生物識別市場增速為14%,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250億美元。
更多生物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物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