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貨物進口額為12.46萬億元,中國在半導體晶片進口上的花費已經接近原油的兩倍。迄今為止,我國晶片產業同比增長21%,銷售額約為1700億元。以下是升壓晶片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
通過對升壓晶片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得知在當今的信息科技時代中,晶片產業被比喻為信息產業發展的「心臟」,即提供發展動力的核心。當然,隨著晶片產業的不斷改善、進步與完善,如今晶片產業已經有了完整的產業鏈,它包括前期的設計、製造、封裝以及測試等。
據了解,我國一年製造的手機、計算機以及機器人等電子設備數量高達數百億,穩居全球第一,這也使得我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晶片需求市場。而在形勢一片大好的局勢下,國內晶片自給率卻僅僅只有一成,換句話說,我國90%的晶片都來自於進口。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有近5000家移動電源生產商。由於進入移動電源市場的門檻相應較低,而預期的市場狀況又非常看好,因此,移動電源剛剛蓬勃興起,就隨即進入了其他行業要幾年才進入的激烈競爭時期。
移動電源市場有多大?現在還沒有官方數據,小編認為移動電源市場與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互連設備的規模及其電池限制息息相關。智慧型手機的大屏、多應用、薄型化與電池電量之間的矛盾催動了移動電源市場的快速發展。而根據isuppli數據,2017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5億部,在2012年這一數量僅為7.12億部。預計2013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增長至8.97億部。
從2006年到2012年的搜索指示數據分析顯示,2007年到2010年期間,用戶對移動
電源的搜索量還處於較低水平,而從2010年下半年到2012年,搜索數據急速猛增幾乎是直線飆升。而且僅僅根據以蘋果10%的市場以及附屬相關的數碼設備進行計算,2012年移動電源市場至少50億,這是很保守的計算,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僅是深圳,移動電源的市場規模就遠遠超過這個計算。
世界上7、8成的移動電源在中國採購,一來因為中國是勞動密集型區域,加工成本較低,二來移動電源主要元件-鋰
電池均產自中國,便利於運輸環節和降低採購成本;而中國移動電源的生產及經營企業85%集中在深圳。
坊間傳言,現在好的移動電源品牌商,年銷售規模可達兩三億元,普通廠商一年也可做到兩三百萬元。保守估計深圳有品牌的移動電源廠商都有七八十家。
移動電源技術門檻不高,資本投入也不大。許多手機外圍設備生產廠聞風而動,紛紛轉戰移動電源。在香港電子展上,可以看到的來自深圳的移動電源廠商就有兩三百家。如果一個移動電源出廠價平均按100元計,一個廠商一年按200萬至300萬個規模計,以深圳有移動電源廠商200~300家計,目前深圳一年移動電源的市場規模大約在400億元左右。有消息稱深圳超過10家蘋果授權企業的年銷售規模約20億。
移動電源會不會是一個來得快去得也快的過渡性產品?目前,電池儲能效率提升很慢,每年不過3%~5%,移動終端設備降耗空間有限。一般認為,隨著移動辦公及手機錢包應用的不斷普及,移動電源產業至少還有十年大發展。
通過對升壓晶片市場規模分析得知,到2015年年底,全球共有94家先進的晶圓製造廠商,其中17家在美國,71家在亞洲(其中中國有9家),6家在歐洲。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處於領先地位,但自90年代開始其全球半導體市場份額顯著下降,至2015年僅有3家日本晶片製造商位列全球排名前20——東芝、瑞薩電子和索尼。而與此同時,東亞其他國家已成為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市場的主要公司。 以上便是筆者對升壓晶片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了。
更多升壓晶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升壓晶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