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成藥貼膏劑類藥物在更新換代中,與化藥貼劑、透皮貼劑、緩釋透皮貼片、巴布膏類已成為一個日益增長的市場。貼膏劑是一種重要的經皮給藥方式,指提取物、飲片和化學藥物與適宜的基質和基材製成的供皮膚貼敷,可產生局部或全身性作用的一類片狀外用製劑,包括橡膠膏劑、凝膠膏劑(也稱巴布膏劑)和貼劑等。以下對藥用貼膏劑發展前景分析。
2017-2022年麝香止痛貼膏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表明,橡膠膏劑有溶劑法和熱壓法2種製備方法。溶劑法生產的產品黏性好、皮膚殘留物少,但生產過程使用了溶媒,存在安全隱患和環境污染等問題;熱壓法生產橡膠膏劑,取消了溶媒,安全、環保、占地面積小、成本低、揮發性藥物損失少、老化慢、生產周期短、生產效率高,熱壓法代替溶劑法生產橡膠膏劑是發展趨勢。
橡膠膏劑的塗膠工藝分為直塗法和反塗法2種,直塗法對布匹要求高,生產時膠面容易產生黏連等問題;反塗法操作簡單、含膏量穩定、生產效率高,可應用四面彈性布做襯材。降低橡膠基質軟化溫度並且保證其耐熱性能是實現反塗熱壓法生產橡膠膏劑的關鍵,調整基質中軟化劑、增粘劑、橡膠等用量比例,能夠實現熱壓法產品在光澤度、初粘性、持粘性、內聚力等方面與溶劑法相似。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資料庫資料顯示,我國貼膏劑類藥物生產批文已有800多張,國外進口註冊的貼劑類藥物已有20多個品種,近30家外資公司涉足這類藥物。
目前,國內生產較多的品種是麝香壯骨膏、關節止痛膏、傷濕止痛膏、狗皮膏、傷濕祛痛膏,上述5個品種的生產廠家已超過200家。北京同仁堂、天津達仁堂京萬紅藥業、哈藥集團製藥六廠、桂林天和藥業、武漢健民藥業、河南羚銳製藥、杭州朱養心藥業、廣州白雲山何濟公製藥等已是貼膏劑的主要生產廠商。
目前,臨床使用的貼膏劑類產品大多數屬於安全性較高、副作用輕微、輔助治療的產品。新公布的2012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5個貼膏劑均為骨傷科用藥。經典藥物有雲南白藥貼膏劑、狗皮膏,新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貼劑有消痛貼膏、複方南星止痛膏、通絡祛痛膏,其中4個是獨家品種,從而給市場放量帶來的利好將拭目以待。
由於貼敷類OTC藥物占據的比重較大,許多藥物是由零售渠道進入消費終端。因此,醫院的統計系統中主要集中在關節和肌肉痛的局部用藥亞類、神經系統止痛用藥亞類中。而抗血壓藥物可樂定貼片,以及男性更年期綜合症藥物睪酮貼片正處於市場起步階段。
為了促進此類藥物經皮吸收,正在向以熱輔助控釋、以電為基礎的離子電滲、超聲、光機械波影響皮膚結微孔和以速度為基礎給藥推進。未來幾年,貼膏劑將逐漸形成一定的產品規模。
更多麝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麝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