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石灰石行業現狀了解,我國氧化鈣行業發展過程中,體現出低端產品市場逐漸萎縮,中端產品擴張,高端產品微增的特點,各價段產品多方向發展現狀。現對2015年我國石灰石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
分析師指出氧化鈣的中端產品絕大部分可通過800~1250目網篩,粒徑約12~18微米。這種粉體粒徑適中,表面易活化處理,加工成本界於普通粉體和納米粉體之間,廣泛用於塑料編織袋、塑料薄膜、塑料管型材以及造紙、輪胎、橡膠製品等領域。由於這些領域均屬較大的工業類子行業,規模都比較大,且製品中添加的石灰粉體比例較高(比如塑料製品中最多可添加50%石灰粉體),因而對石灰粉體的絕對需求量較大。根據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鈣鎂分會的統計顯示:在輪胎、橡膠、塗料、塑料加工等行業快速發展帶動下,「十一五」期間,我國800~1500目(粒徑10~18微米)石灰粉體需求量年均增長100萬噸以上。目前,這種中端產品年消費量已達1200萬噸,占石灰粉體年產量的75%左右。
石灰石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高端氧化鈣成品增長緩慢,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高品質石灰需求量年均將增長20%~25%,到2015年,全國納米鈣需求量將達130萬~140萬噸。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有3個:
一是高品質石灰價格居高不下影響了其推廣應用。「十一五」前期,國內市場納米鈣最高曾上萬元,而後隨著產能的擴大,價格逐步回落至3000元以下。但與800~1500目的中端產品相比,仍然高出1000~2000元,極大地限制了其應用。
二是納米鈣應用的關鍵技術尚未攻克。粉體粒徑越小,表面活性越強,越容易靜電團聚。由於石灰是無機鹽,本來與有機的塑料、橡膠、顏料等就不容易均勻混合,若遇微粒團聚,甚至被樹脂、橡膠、顏料、紙漿等包裹,則在制品上會出現無數石灰「麻點」,不僅嚴重影響製品外觀和質量,還可能形成安全隱患。目前,如何破解微粒團聚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這也是影響國內外納米粉體推廣應用的最大障礙。
三是假冒產品盛行,擾亂了高品質石灰市場秩序,也損害了高品質石灰的名聲。
與中端產品產銷兩旺、需求持續大幅增長形成顯明對比的是:「十一五」以來,粒徑較大的低端石灰粉體消費量呈大幅萎縮態勢。這主要緣於下游用戶要求提高。石灰粉體下游主要消費領域如塑料加工、輪胎橡膠、造紙、塗料等行業,「十一五」中後期均出現較明顯的產能過剩,步入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由於競爭激烈,廠家為了得到用戶信賴,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只有在提升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上下功夫。
更多石灰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灰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