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石灰石行業投資了解,石灰石是一種以氧化鈣為主要成分的氣硬性無機膠凝材料。石灰是用石灰石、白雲石、白堊、貝殼等碳酸鈣含量高的原料,經900~1100℃煅燒而成。現對2015年我國石灰石行業投資前景分析。石灰是人類最早應用的膠凝材料。石灰在土木工程中應用範圍很廣,在我國還可用在醫藥用途。雖然石灰在我國的礦產資源很豐富,但發展始終存在一些屏頸。
1、石灰資源消耗速度過快,凸現優質資源短缺。
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初級階段,對資源消耗需求增長高於國民經濟的增長率。石灰行業同其他行業一樣追求高速發展,付出了極大的資源代價。另一方面,國家對石灰資源幾乎沒有勘探投入,民間探礦不成規模,偶有新礦點發現,都是些零星小礦,且資源品級偏低,未能作為接替現有礦山的儲備資源開發利用。
2、石灰行業總體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較低,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
主要表現在:(一)缺少工業化高純加工工藝裝備,產品不能滿足一些高科技產品的需要;(二)超細粉碎和精細分級設備在生產大型化、產品質量精細化、過程控制智能化以及磨損控制和設備穩定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三)針對特殊用途的表面改性產品質量有待提高。
隨著石灰產品在新材料工業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對深加工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加工技術和質量要求不能滿足需要,如許多的下游產品不僅要求傳統的理化指標,而且要求力度分布、顆粒形狀和晶體結構等,國內的加工技術往往很難達到。
3、出口石灰配額有償招標對產業造成重大影響。
石灰僅僅是一種普通的、低價值的非金屬礦物,既非國家敏感性戰略物資,更不是涉及國家安全、能源安全、資源安全的礦產,對其實施出口配額有償招標辦法管理,始終存在著正當性問題。而且在長達十幾年的招標過程中,存在著太多的政策性問題,2005年全國石灰行業工作會議形成決議,強烈要求取消出口配額有償招標管理。
首先,由於受招標價格的影響,外商採購單上的品種發生根本性改變,主要目標是購買高品級石灰,少買或不買中低品級石灰原礦和石灰粉。造成中國石灰出口貿易畸形化:高級富礦供不應求,中低品級原礦和石灰粉失去競爭力,大量積壓或丟棄。從根本上損害了中國石灰產業發展的根基,違背了國家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基本政策。
其次,企業每年支付的中標金少者數十萬,多者幾百萬。在長達十幾年的招投標中,企業交納的中標金,累計可達數百萬、幾千萬。全國累計中標金估計至少在6—7 億元以上。從本質上分析,這些都是企業的合法利潤。在如此經營環境中,有哪家外國公司敢向中國石灰產業投資、合作?沒有資金,企業無力建設實驗研究基地,提高研發能力;無力採用新技術、更新設備、研製新產品;無力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安全生產保障。盡而導致產業升級困難,行業發展缺乏後勁。
4、石灰進出口價格反差大
石灰石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多年來,我國石灰石出口多以原料為主,日本市場對高中低品級石灰皆有需求,而歐洲市場,十分青睞我國產白度90度以上的石灰原礦。在大量的石灰出口產品中,原礦和初加工產品仍占很大比重,價格在幾十到一百幾十美元之間,遠遠低於國際市場價格。而國內急需的某些高技術含量的石灰產品仍需從已開發國家高價進口。均價每噸在400-500美元以上,反差何其大。
隨著我國經濟全面發展,石灰企業競爭必將從價格競爭轉向品牌競爭、服務競爭、規模實力競爭。品牌競爭需要發展石灰產品、投資石灰產品、促銷石灰產品;我國作為跨國公司的「世界工廠」以及下游相關行業的發展為石灰產品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成長機遇,發展空間十分巨大。在這一特定的歷史發展時期,政府、協會、企業及相關科研院校需要將更多的投入,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為石灰產品行業做大、做強、做實注入資金、人才、信息、技術、機制和政策,促進其健康發展。
更多石灰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灰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