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化診斷市場保持穩定增長,預計到2020年我國生化試劑市場規模達到95億元,市場增長率保持7%左右。未來生化試劑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將是突破生化診斷儀器設備和試劑的重大關鍵技術。以下對試劑行業技術分析。
試劑行業技術分析,2014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規模558億美元,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人們保健意識的提高和大部分國家醫療保障政策的完善,全球體外診斷市場在衛生醫療水平進步的推動下將會持續增長,試劑行業分析指出,2019年將達到689億美元,年均增速約為4%左右。
2011-2016E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容量
生化診斷具有技術成熟,操作簡便,分析時間短,檢驗成本低等特點。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生化診斷試劑已成為我國體外診斷產業中發展最為成熟的 細分領域 ,整體技術水平已基本達到國際同期水平。化學試劑與精細化學品定義及精細化學品的5個特點即①具有特定功能;②大量採用復配技術;③小批量、多品種;④技術密集;⑤附加值高。現從三大有利因素來分析試劑行業技術。
試劑行業技術分析,科研用檢測試劑的下游產業包括醫學產業、藥學產業、檢驗學產業、衛生防疫產業、食品安全產業、農業科學產業等。下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科研用檢測試劑的發展。
試劑行業技術分析,科研用檢測試劑的需求不斷增加。首先,科研用檢測試劑是生命科學相關領域研究者重要的測量工具。隨著生物前沿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命科學越來越深入和廣泛的探索,科研用檢測試劑的使用範圍不斷擴展。其次,世界各已開發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政府及商業機構對生命科學的研究投入逐年增加。生命科學研究與居民健康、生態環境及農業等直接相關,經濟越發達,對相關科研的投入越大。並且,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生命科研領域的求學者及研究員規模不斷增長,要完成學業和科研任務的成果主要表現為論文寫作,為發表論文開展的實驗研究拉動了檢測試劑的需求。
科研用檢測試劑行業屬於新興行業,處於科學前沿,因此難以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導致少數廠商渾水摸魚。試劑行業技術分析,但這種情況正在改善,行業內領先的廠商通過建立檢測試劑使用結果統計資料庫,給使用者或潛在使用者提供更加詳細的參考,設立了行業標杆。業內也出現了獨立的檢測試劑使用數據反饋網站,給研究員更加中立的參考意見。可以預見,隨著行業透明度的提升,真正有技術實力的廠商將不斷發展壯大;劣質產品將逐步被驅逐出檢測試劑市場。
總的來說,目前在臨床應用比較廣泛、市場廣闊的項目上(如免疫試劑中的肝炎、性病和孕檢系列,臨床生化中的酶類、脂類、肝功、血糖、尿檢等系列),國內主要生產廠家的技術水平已基本達到國際同期水平;基因檢測中的PCR技術系列已經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因晶片、癌症系列正在開始迅速追趕國際水平。試劑行業技術分析,但是由於市場因素、政策因素和國內機電一體化應用技術落後等原因,微生物學等方面一些項目進展緩慢,技術水平較低。
更多試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試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