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直播的風暴已經席捲全球,而在中國,這個領域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潛力:7.2億待開發的網際網路用戶無疑將是各路網際網路企業巨大的金礦,尤其是在美國OTT(Over the Top,基於網際網路提供的服務)市場已經顯出飽和跡象的情況下。以下是2016年我國視頻直播行業市場分析:
中國視頻直播有著自己道路
對於全球的網絡巨頭產品,中國人總有自己的替代,比如百度替代谷歌、優酷替代Youtube、人人替代Facebook、微信替代Whatsapp,微博替代Twitter。幾年來,中國一直在不斷嘗試研發西方產品的替代品來滿足國內不斷增長的網際網路需求。
不同於Youtube,優酷上包括各種劇集、卡通、影視等在內的幾乎一半內容都由影視製作公司等原創單位提供。除了購買這些內容的版權之外,優酷還致力於大力投資高端的UGC(用戶生產內容),將目標客戶定位於在線上平台找樂子的人群上。
中國的視頻網站對會將自己的視頻庫開放給政府審查,而這則是西方視頻網站所無法接受的。因此在中國,像youku和愛奇藝之類的視頻平台通過各種途徑,獲得了數以千萬計的用戶。
視頻直播成為主流
視頻直播在中國已經成為了大生意。飛一般上升的流行程度可以揭示出年輕一代的移動用戶對新鮮內容的無比渴望。
而直播平台對於用戶也有著熱切的需求,其中很多都用了一些看起來很瘋狂甚至有引誘性的方式來拉攏用戶。而這些「瘋狂」的行為最終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直播平台被要求僱傭專門的審查員過濾掉有害內容。但在中國,直播行業有著一個西方同行所沒有的特性:貨幣化。
中國的直播平台(諸如YY、映客)會向主播(甚至是不出名主播)給予金錢獎勵。觀眾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給主播們一些虛擬禮物,而主播們可以拿著這些虛擬禮物向直播平台換取金錢。舉個例子,花椒平台上的主播每天直播3~4小時,平均月收入能有3000~5000美金。這也解釋了騰訊最近的一份報告:其平台上43%的主播為錢而來,而不是為了增加曝光率。
VR在中國的市場前景可能比任何國家都廣闊
中國對於VR的投資最近經常見諸報端。預計在今後四年內,VR市場規模將達到85億美元。可以預見,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將經歷「中國VR熱」。台灣的HTC公司試圖建立10億美元的虛擬現實投資資本聯盟。迪斯尼支持的Jaunt和上海東方傳媒集團和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合作成立了VR內容製作公司 「Jaunt中國」。但時至今日,高質量的沉浸式VR直播在中國看起來還是個比較艱難的任務,因為不穩定的帶寬可能會帶來包括頻繁的緩衝和不穩定的圖像質量等致命問題。
儘管如此,最近在中國的各個地方,投資者和供應商們都希望在商業演講或者文檔上看到兩個魔法字母:「VR」。在中國,如果你想吸引到資本的注意,在你的商業計劃書里包含「VR」這兩個字眼可以讓你有更大的幾率受到投資人的垂青。
未來的挑戰
目前,對於OTT公司而言的挑戰之一就是他們是否有能力部署真正的UHD內容。如果能在每月30元人民幣(4.5美元)的費用下(相比之下,Netflix 的基本會員每個月都要8美元),向他們的高級會員客戶提供真正的4K視頻可以為公司帶來額外的收益,並能從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的手中吸引過來一大批用戶。
OTT 公司所支付的大部分費用都在原創內容的製作和授權上,因此,公司花在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內容分發網絡)和伺服器上的預算便會被削減。當網絡視頻業務取得發展的同時,視頻供應商在網絡上分發這些視頻的成本也隨之增加。比如百度旗下的愛奇藝,過去幾年中連年虧損,其帶寬和市場成本在2015年增長了80%。
為了節約成本,許多供應商轉向了點對點(P2P)技術,利用用戶設備的存儲量,這些公司可以有效降低內容的存儲和分發費用。P2P技術在中國被廣泛使用,但在國外,因為版權、法規的因素,P2P並沒有中國國內那麼火熱。
最然情形很複雜,但在視頻直播領域,中國市場正在成為一個機會之地。因為獨特的商業模式以及消費文化,(國外公司)要在中國市場獲取成功的道路將會充滿坎坷。但看著國內外各家公司如何利用這極為巨大的市場機會,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更多相關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視頻點播或直播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